第421章 生命的悲剧意识(第1 / 3页)
“上周星期天,我和严姐在家吃午饭,她手机响了,然后她去接电话,把卧室门关上,在里面说话。”王筱丹说道。
“手机本来在卧室里?”徐畅然问道。
“嗯,放在桌子上。”王筱丹点点头。
“那不正常吗?关上门接电话正常的,我在寝室里听到电话铃响,还得跑到楼道接呢。”徐畅然说道。
“畅然你不了解,严姐以前接电话不是这样的,她从不避开我,现在她把门关上了,明白吗?这不是第一次,以前还有一次。”王筱丹说道。
重生之文华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如果我们没有经历或多或少的苦难,我们又如何知道我们的存在呢?除了受难而外,我们又如何能转向自己而获取到深思的意识呢?我们享乐的时刻,我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我们的存在;这时候,我们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一个陌生的存在体,我们隔离了自己。惟有籍着受难,我们再一度成为自己的中心,我们再回到自己。”
晚上9点,图书馆社科阅览室的一角,靠窗的一个位子,徐畅然低着头,翻看一本书,此时他的心情是平静的。
上面那段话的意思是,人在享乐时忘却自己,在受难时重新找回自我,也就是说,苦难让人的意识更深刻,让人更触及到存在。这是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的一段话。
“也没啥。不过……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徐畅然问道。
王筱丹四处看了看,把徐畅然拉到路边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给他讲了一件事。
一个月前,两人一起参加了一个小范围的同乡会,都是从家乡考到京城读书和工作的人,组织活动的一个大姐是严美琴的高中学姐,给严美琴发了通知,严美琴想让王筱丹替代她去,给学姐打个招呼,但王筱丹还是把严美琴拉去了。
这种观点和卡夫卡的一个观点相似,即快乐仅仅是心灵和机体的颤抖,而痛苦才能让人真实地感受世界,触摸到世界的本质。
这样的观点为什么能引起共鸣呢?因为生命的本质是一场悲剧。“出生是自己的过去,一如死亡是自己的未来。”
只知道享乐的人是肤浅的,只知道受难的人是遗憾的,在悲剧色彩笼罩下的人,朝着快乐以及更高的荣耀不断进取,就是乌纳穆诺设想的人生。
徐畅然认真地读着,读到一段中意的文字,细细体味后,转头看着窗外,夜色茫茫,年轻的学子在路灯的照耀下,无忧无虑地走着,当然,在明亮的阅览室坐着,阅读能够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幸福。
上午和王筱丹谈话的情景也会不时浮现在脑海,两人在离小区大门几十米远的地方站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