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憎恨(第2 / 3页)
方运扭头看了敖煌一眼,露出赞许之色,道:“孺子可教。”
那苟岥终究是读书人,是童生,哪怕目光中仍然带着恨意,但也闪过复杂的感激之色,稍稍低头,道:“学生谢过大人。”
敖煌龙头轻晃,低声道:“说的好。哪怕他与苟岥关系再好,去杀人,便也是不义之徒。艾卫疆虽然有罪,但罪不致死,若苟岥只是进行教训,哪怕打得很严重,也算有情有义,可若是杀了他,无论怎样,都是不仁不义。谁要是觉得查钺义气,那若哪天查钺的刀架在自己或亲友的脖子上,又当如何?”
那刑殿翰林道:“敢问方虚圣,您做出此种措施,是出于何种原因?”
县衙中许多官吏点头,心悦诚服。
“来人,前往苟家缉拿嫌疑人苟岥!由典史于八尺亲自带领。”方运直接把令签抛到于八尺怀中。
至于“骂詈之罪”则是早已有之,詈便是骂的意思,骂詈分为多种详细的罪名,如辱骂同族同辈、辱骂尊长等等。一般是鞭笞数下,并不会动用大刑。
查钺听到方运的评价,身体一震,始终不肯低下的头颅似乎变得沉重,慢慢低下。
诽谤罪的量刑原本很重,但现在针对个人量刑会减轻,也必然会比骂人重。
方运微微一笑,却也不说破,刑殿翰林之所以称赞,是因为自己是“以罪行论仁义,而不是以仁义论罪行”,实质上像是“法大于礼”。
方运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沉吟瞬间,文胆才气轻动,道:“有同情之心,有人伦之礼,最后以法止之。”
至于对官吏实行的“泄密罪”则极为严苛,在任何国家律法中,泄密都是极大的罪行,量刑从三年到死刑不等。
殿外的法家翰林称赞道:“我法家与儒家礼殿的老腐儒们向来不合,但方虚圣以情、仁和义论律法、谈刑狱,却合情合理,让人如沐春风,乃是法家之幸,亦是礼殿之幸。”
在方运看来,宁安县衙以及人族各地的衙门已经漏成了筛子,这种情况必须要制止,危害太大,若是连衙门内部信息保密都做不到,那这个政权便是失败的政权,当权者便是无能之辈。
敖煌不好意思地嘿嘿笑起来,这是方运认可他的进步,乃是虚圣称赞,让他十分高兴。
除了刑殿翰林若有所思,其他人都只把目光停留在这起案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