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庭【求推荐、收藏】(第2 / 2页)
帝俊深知鲲鹏此人阴险狠毒,睚眦必报,素有野心,虽平日对自己兄弟二人恭恭敬敬,但只要其一朝成为圣人,只怕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自己兄弟二人。而女娲、伏羲性格良善,生性淡泊,喜欢独善其身,只要自己诚心交好,就算他们中有人日后成圣,也会在从前的情分上,护佑自己兄弟一二。
打定主意的帝俊,便将铲平后土部落之事,顺水推舟交与了鲲鹏,即可以绝了鲲鹏的成圣机会,又可以打击巫族,何乐而不为呢!
自从知晓这些事后,帝俊夜不能寐,为了妖族的兴衰,他绞尽脑汁,希望能想出办法化解此劫,思来想去,却只想出了先下手为强的对策,毕竟大劫已定,巫妖二族就再没有和解的可能,迟早要战上一场,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主动出击,也好占得先机。
虽说妖族数量远远多于巫族,但巫族九大祖巫,个个战力不凡,都有那大罗金仙的修为,己方则只有自己兄弟二人,鲲鹏、女娲、伏羲能与之匹敌,不过己方能够使用的先天灵宝够多够强,倒是勉强可以与其一战,但想要灭杀对方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好在九大祖巫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巫族本就是禀盘古精血和戾气而生,性格多是火爆,最好争斗,那水神公共与火神祝融平素就有间隙,所属部落多有不和,摩擦不断,如果不是有其他祖巫从中斡旋,只怕早已酿成大战。
虽说巫族之人都是脾气暴躁易怒之辈,但后土祖巫却是其中的异类。后土祖巫虽是巫族,却性格仁厚,不喜争斗,其族人跟别的部落族人相比亦多了几分沉稳,质朴。
百多年前,后土祖巫因厌恶了各个部落之间争斗不休,遂带领其族人离开了不周山下巫族聚居之地,向洪荒西部而去,六十年前才寻到水草丰美,猎物众多,灵气充沛的地方安顿了下来。
“大哥,我错怪你了。”太一低下头,心中羞愧万分,可是旋即想起一事,又急切的问道;“即然如此,大哥你也卷入了其中,岂不是也没了证道的机会?”
见太一面露担忧之色,帝俊如释重负,暗道太一果然没让自己失望。
“贤弟,当我坐上这妖族天帝之位时,就已经是天道的‘中之鱼’了,哪还有成圣的可能。”帝俊无比萧瑟的答道。他心里很清楚,巫妖大劫之下,他这个妖族的领袖必是应劫之人,试问应劫之人又怎么可能成得了圣?而太一却是不同,他虽然也为妖族领袖,但其本命法宝混沌钟却是先天至宝,有当年盘古大神的开天大功德加持,可以镇压住气运,在这开天功德的护佑之下,他不但能在此番大劫中化险为夷,更是有成就圣位的可能。
“贤弟你记住,今日之话,出于我口,听于你耳,莫要再让第三个人知晓,今后你要勤加修炼,修身养性,咱们妖族与巫族的任何事情,你都不要过问,由我来处理便可,在我族圣人未出之前,禁止你做那些杀戮而有损功德之事,如果有些因果实在避不开,就告诉为兄,让为兄替你来扛!”
听到兄长的谆谆教导,太一感动莫名,他实在想不到兄长为了自己竟然费了这么多苦心,而自己却一点也不体谅兄长,这一刻,他眼睛之中只感觉湿湿的,“大哥。我……”
落单的后土部落正是帝俊准备先动手铲除的绝佳目标。
帝俊本想集其妖族精锐,以雷霆之势将后土部落斩草除根,却不想妖师鲲鹏知道后却是竭力反对,他言道如果妖族真的灭绝了后土部落,其他八大部落必将与妖族血战到底,到了最后很可能会两败俱伤,让其他人捡了便宜,
帝俊也觉得鲲鹏所言在理,是自己有些急于求成了,便放弃原本打算,在他苦思其它良策时,妖师却是献上了“温水煮蛙”之策,这计策的核心便是只斩杀后土部落外围的小部落,而不招惹核心部落。毕竟此时洪荒,巫妖二族本就不和,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战斗,只要不袭击后土核心部落,那些小部落被灭,只会让巫族以为是平时争斗所致,从而放松警惕,待得积沙成塔,聚少成多时,已经悄无声息间灭其根本,而那时的后土部落必然实力大减,将来巫妖大战时,想要消灭他们,自然易如反掌。
帝俊听得鲲鹏建议,自是大喜采纳,不过在这同时,他又有了些其它的想法。
帝俊在第一次紫霄宫听道之后,就已有所悟,想要成圣,须有功德加身方可,妖族之人,多喜血食,不忌杀戮,怎会有功德,因果倒是有了不少,自己做为妖族天帝,只怕非但没有功德,更是会因果缠身,自然不可能成圣。倒是自己的弟弟太一,有混沌钟护身,只要少沾因果,倒是也有那一线机会,至于妖族其他人中,只怕只有实力最强的鲲鹏、女娲、伏羲尚有机会。
“好了,不要做小儿女态了,你将来可是要成为圣人的,赶快回去安心修炼吧!”帝俊拍拍太一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一切都听大哥的!”太一说完,便红着双眼转身离去,他要回去抓紧修炼,誓不让兄长的努力白费。
望着太一离去的背影,帝俊重重的坐在座位上,长长叹了一口气,陷入了沉思当中。
自从他们兄弟二人一统妖族后,洪荒众妖族归心,而整个妖族中又以五人的实力最高,除了自己兄弟二人和鲲鹏外,还有一对兄妹。
这兄妹二人也是开天后的第一批生灵,,兄长叫伏羲,妹妹叫女娲,女娲身怀先天灵宝红绣球而生,为人善良慈悲,为众妖族所爱戴,其兄长伏羲亦是身怀先天灵宝河图洛书而生,最精于卜算推演,能算尽洪荒万物,鸿钧老师证道之后,帝俊正是求算于他,才算出那一喜一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