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回:屈突通卸甲哭节义,萧皇后妙笔写风华(第3 / 4页)
乃夙夜而匪懈,实寅惧于玄冥。虽自强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滞。
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
听了这话,萧皇后心中一凉,手中的梳子掉落地上,隋炀帝似乎察觉,说道:“皇后何必为这些盗贼忧虑,今日朕在成象殿设宴,皇后不如陪朕共赏歌舞。”
萧皇后无言以对,只是沉默不语,这才是:
西京易帜天已换,东都战乱举步难。
日日笙箫御盏醉,夜夜歌舞唱偏安。
隋炀帝在成象殿摆下酒宴,又召集众宫娥,排练歌舞,两个宠臣裴蕴、虞世基陪在左右,饮酒言欢,萧皇后看了歌舞,滴酒难进,心中酸楚。
夫妻二人回到寝宫,隋炀帝晃晃荡荡做到龙床之上,旁边陈贵人为隋炀帝放铺脱靴,杨广这才倒下,笑道:“后宫佳人,再无人如皇后。”
萧皇后看着杨广酒后脸上露出几分疯癫样子,心中不免难受,问道:“陛下何时上朝?”隋炀帝僵硬的笑容十分呆板,嘴上也呆滞不答,反而傻笑,继而打鼾睡去。
到了清晨,酒力已过,萧皇后拿来一面铜镜,为隋炀帝梳头。萧皇后问道:“陛下可知,李渊已在长安拥立皇孙杨侑为主,把陛下尊为太上皇。”
“任由他去吧。”
见皇后心不在焉,萧珺又问:“近日御书房多了不少奏折,不知陛下可曾看过?”
陪了隋炀帝少时,萧皇后便回到宫中。陈贵人见皇后脸色凝重,问道:“娘娘为何早早就回宫?”
萧皇后道:“为哀家准备笔墨。”
陈贵人赶忙安排太监备好的笔墨,走到龙书案前,萧皇后沉思了许久,陈贵人问:“娘娘想写些什么,不妨说说?”
“述志赋。”萧皇后望着陈贵人道:“哀家不能看着皇上整日沉沦下去,亡国之兆,日益迫近,再不悔悟,万念俱焚。”言罢,萧皇后便提笔写道: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皇后代朕批阅便是,何须朕再过问。”
“臣妾确是看了,如今天下胆敢称帝称王的已有十多个贼首,陛下不可不早做准备。”
隋炀帝一手拿着镜子,看着镜中自己,一手摸着自己的脸颊,自语问道:“这么多皇帝,朕这好头颈,谁当斩之?”
“陛下不可乱说,尚有江东州郡,此时若能亡羊补牢,或许不晚。”
“朕尚有十万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