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节 利欲熏心,贪得无厌(第1 / 3页)
后来取名‘望玉’,是因有一天村民们正在地里劳作的时候,有人看见了村对面那座大山上闪耀起了玉光,以为是上帝赐给他们无名村的财宝!当时,全村人民急忙放下手中劳作,各自拿起了锄头,铁镐等工具往大山里去寻宝……结果宝物没有寻成,反而给‘无名村’换上了个得体像样的名字!
‘无名村’更名‘望玉村’以后。不知怎么回事,村里渐渐多了些教人识字,教人礼仪,教人智慧的古典书籍。虽然有了这些书籍,可村民们却没有几个认真费时去看、认真花时去学。他们墨守成规,依然学着祖辈的传统,终日劳动在那一片黄土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里刨食,只求解决温饱,成了他们生活永恒的惯例。
其中一名少年书生,却是十分不喜黄土地里的生活。他借那些书籍自学成才。渐渐丰富了知识,懂得了一些智慧。他终日刻苦读书,刻苦专研。他心里所想,为了离开这座村子。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为了脱离贫穷。唯有读书明理。
除了书生以外,所有村民依然缺少文化,没有智慧,他们思想呆板,头脑陈旧。
一天,黄土地里劳作的人们再次看到大山顶上闪出玉光。想起了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故事,他们迫不及待,连忙丢下地里的活,拿着锄头铁镐等原始工具,就往大山上去挖宝……
相传‘**村’的故事是在告诫世人不可过分的贪念!
人有贪念并无过错,但被利欲熏心,过分的贪念,最终不免逃脱‘**冢’的灾劫!
很久很久以前,黄土山谷没有这块鸭蛋石,相反,是一座千丈巍峨的大山,山下一片谷地也不是一片谷地,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
湖泊对面有一座村庄,叫做‘望玉村’,后来为什么叫做‘**村’,已经是巨大湖泊变成了埋葬全村人尸骸的‘**冢’后的事情了!
‘望玉村’,这个名字已经取得有些奇怪。名为‘望玉’,就是让你看着一块美玉眼馋,偏偏不让你得到?
众人路过少年书生的窗台下时候,有人吆喝,“大山顶上又出现闪光了,你不跟大伙前去挖宝?”
书生笑答:“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金钱,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宝!”
于是埋头钻研手里书籍,不理会旁边那些利益琐事。
久而久之,村民们给少年书生取了一个外号,叫‘傻书呆’。时日长久,村民们每次看到大山顶上冒出玉光,总是迫不及待丢下地里劳作,跑山顶上去寻宝,结果每次悻悻,都是空手而回?
他们每次都在埋怨,每次找了许多借口,不是大山顶上没有宝藏,而是他们跑山顶上的速度太慢;更有甚者,说山上的财宝生有双腿双脚竟会跑路,有人说不对不对,发光的财宝生有四只脚,或者八只脚,它比村里人跑得都快!
望玉村的祖辈们谨守本分,一直以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整个村子虽然贫穷,但人人靠着一双手辛勤劳动,解决温饱不是问题。村民们的生活过得安乐惬意,舒心满足。
村里人时常流传一个故事,关于‘望玉村’这个名字问题。传说在他们祖辈年代,有一年,这片土地大闹干旱,地里颗粒无收。灾劫降临,眼看全村人将要饿死渴死,他们祈求上天,终于赐下了一道符令,让他们挖湖可以解决干旱问题。
听祖辈们说,村口很久以前没有那座大山,也没有那个湖泊,后来有了那座大山,有了那个湖泊,是他们得到上帝的旨意挖湖解决干旱,挖湖挖出的山石泥土,在湖的对面垒砌成了一座大山。大山看起来很高很高。他们的湖泊也就挖得很深很深!
挖湖以前,村子的名字都不叫‘望玉村’。而是叫‘无名村’!
为什么称为‘无名’,是因为全村人没有文化。不识文字,根本取不出一个像样的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