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林中练武(第1 / 3页)
随着金龙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越来快,城市用工开始紧张,各种技术人员和劳力人员的缺乏使得政府将目光转向广大的农村地区。
通过建立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既提高了国家居民的整体知识水品,也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填补了城镇化过程中的技术工人缺口。
进城打工的农民自然也就不再种地,有的将土地出租、有的将土地转让给想要种地的人或者直接交给政府,还有的,就如同刘士家那样,把耕地变为林地。
刘士家的林地周围同样也是林地,是其他人家的林地。这片林地原本是刘父雇佣专人来看管的。
但是刘父去世,加之刘父也没啥商业头脑,一直在往林地里搭钱而没有产出,自然的家里也就没什么积蓄。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出门后,刘士就开始准备午饭。没错,就是准备午饭,在早晨就准备午饭!因为刘士已经想到要到哪里去练武了,而练武的地方是没有午饭的,甚至周围都没有商店!你问是在哪里?
答案是:树林里!
树林里?难道是公园,答案是:不是!而是刘士家的一片树林!
要说起这树林还是有一段故事的,这片里地是刘士的爷爷传下来的。刘士的爷爷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刘士的祖爷爷虽然是农民却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远见,在自己儿子小的时候就东拼西凑了一些钱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了学堂。
虽然之后因为没钱而被退学,但刘士的爷爷也是聪明人,到真的学了不少东西。再之后,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金龙国有识之士建立起义军,推翻了金龙国原来的政府,驱除列强,建立了现在的金龙国民共和国。
缺钱自然也就无法雇人来打理,如今好几个月的时间林地一直是无人看守的状态。
有亲戚朋友劝说刘士的母亲和刘士,把这片林地卖掉,五万平方米的有四十年树龄树木的林地至少能卖到三百万,这些钱足够母子俩的生活了。
如果想做什么买卖这也是笔很大的资产,也足够用了。但刘士没有同意,拿刘士的话说,“当年有人劝我爸把这片林地卖掉,我爸没同意,如果我卖掉,那就是败家子儿。”
其实这片林地好好打理那是相当来钱的,只是刘士也跟刘父一样没什么商业头脑,如果让人打理,现在又没那么多钱,跟人合伙有钱的想买下这片地,没钱的自然不用考虑,所以,那片地就就那样闲置着。
不过,因为起义军的迅速崛起,知识分子极度缺乏,在建立新国家的时候自然有些捉襟见肘,于是开始大力发掘民间有识之士,管理国家。
此时正在做农民的刘士的爷爷因为上过学,有点学问,就被选为当地村长的副官,也就是秘书。之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提倡环保型社会的基调被确定下来,刘士的爷爷想着,反正也不用种地了,干脆把那片耕地改成林地吧!
就这样,耕地变成了林地,当林地中的树木成材后,刘士的爷爷就按照国家政策办理了林权执照,从此这片林地就正式姓刘了,只要金龙国不灭国、这片地一直栽树,那么,这片林地就一直属于刘士家。
10年前刘士的爷爷去世,林权执照上的姓名就改为刘士的奶奶的姓名,而3年前刘士的奶奶去世,林权执照就传给了刘士的爸爸,而现在,在刘母的坚持下,这林权执照上的名字已经改成了刘士。
一片原本是耕地的林地,其所在位置并不在城区,而是在犹如城市郊区的地方,但本地人更习惯管这种地方叫: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