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历史果然是“黑色的”(续)(第3 / 4页)
邹衍表情严肃的说出了吕不韦的名字。
“自从范蠡以巨大财富创立了商家以来,商家就不可遏制的崛起了。”
其实这就是眼界的问题。虽然邹衍学贯古今,非常博学,同时因为游历各国多年,见惯了底层民众的疾苦,从而形成了他的一系列治国理念,或者说是治国学说。
可是这些学说都是高屋建瓴,是大框架,却从没有放下身段,真正的向下看。即便自己也经营了一个势力,却也是自己吩咐下人去做具体事务。
这就导致了邹衍一直没能重视起“基层官吏”。如今听刘士一说,本就有着大智慧的邹衍一旦被捅破这一层窗户纸,立刻就敏锐的注意到其中的重要性。
“小士说的很对。看来,商鞅真的是下了一步非常大的棋啊。看上去法家在他之后并没有在秦国有什么大作为,但实质上却支撑了秦国的整个权利框架。
而兵家看上去获得了大好处,实质上却依然受到秦王室的忌惮与猜疑。只不过兵家势大,王室不敢动手罢了。
不过,商鞅聪明的把兵家绑上了自己的战车,即使商鞅死了,已经彻底融入秦国的兵家却把他的部分变革成果保留了。”
“你是说军功制?”
“是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在秦国,兵家是势力最大的!真是讽刺啊!商鞅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最终的结果却是让兵家拿走了!”
“为他人做嫁衣啊!”
刘士亦跟着感叹了一句。
一旦当秦国统一其他诸国之时,就是兵家衰落之日,也是法家真正崛起之时!
厉害啊!厉害!”
说完,邹衍感叹不已。为了不使邹衍陷入持续的感叹而忽略自己,刘士适时的插话,岔开了话。
“除了这两家还有其他学派吗?”
“有!商家吕不韦!”
“为他人做嫁衣?哈哈,小士这句话说得不错。商鞅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不过商鞅好歹也是法家中厉害的人物,虽然秦国已没有了法家的重要人物,但是秦国却有不少法家的小吏,秦国法律的施行却是需要这些精通律法的法家小人物的。”
“哦?这也不容小觑了!毕竟做事还是需要底层人物的。呵呵,如果这些小吏都背叛秦国的话,秦国很可能一夕之间崩溃。”
“嗯?”
听到刘士的话,邹衍罕见的皱起了眉头,似乎刘士所说,让他极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