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轮回力(第1 / 1页)
只可惜心有余力不足,至少到现在为止,叶拙依旧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还只有自己慢慢去体悟这么一个应该有用,但绝对再笨不过的法子可用。
识海之中的五重天道威严之事还没有更多的进展,外面先有了变化了,就在叶拙正自琢磨的时候,留在外面的那一缕一直关注着周围的心神之意察觉到了动静,泉眼之中淌动的死寂之气忽然变得有些不同,也就在这一瞬间,叶拙也听到了轮回大阵蛋壳禁制之外的五人同时间发出一声尖啸声,激动之极甚至啸声之中都带着几分颤抖。
“轮回之力!……”
不多关心这些事的人里,或许会有人能想到这一切都跟天地法则、天地大道有关,不同的人因为自身天资的缘故天生就与某一条天地大道之意更加亲近,更加契合,修炼因着这一条天地大道而衍生出来的诸多法门也就更加得心应手,而这些笼统概括下来就是一个人的灵根天赋了。事实上,诸多宗门、世家挑选后辈子弟时候的灵根天赋测试也能证明这一点,跟如今已经不存于世的池天宗那样的三流甚至不入流宗门入门测试只是粗略测试不同,品阶更高,传承更久远的上门大宗,诸多世家的后辈测试要更详细更具体的多,不仅仅会测试他们灵根天赋高低,同时还会测试他们灵根天赋所属,除了一些隐藏的天赋可能碰到某些机缘才会察觉到外,这些宗门、世家的后辈子弟从入门第一天起,就已经明确知道了自己最合适的修炼方向了。
不过就算出身再好,天赋再高,于灵根天赋尤其于天地大道的的理解跟认识也终究是从别人,从先辈的经验之中得来的,错误不至于,但也不会那么的精准,便是因为一些机缘有过一些旁人所没有的经历,也难有多么的深刻,想要跨过这一步,想要真正明白自己的灵根天赋所在,对于绝大多数的修士而言都只有一个可能,并且是只要做到就一定能够深刻感受到的可能,那就是铸就金丹,然后亲身去体会,去领悟出属于自己的大道法则。唯有领悟出属于自己的金丹大道,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本真所在,金丹境界修士之所以会被称作真人,这也正是缘由所在。
也唯有到了金丹境界,自己真正切身切魂体会体悟过了天地法则之后,一个修士才会对大道三千殊途而同归这句话有更深一重的理解。若是正好契合自己所悟,那自然最好不过,但世事哪有那么的如意,任何一次真切感受到天地大道之意都是天大的机缘,对于任何一个金丹修士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肯定会去仔细感受,仔细体悟,哪怕是跟自己金丹大道大相径庭的其他大道之意,只因为每一个金丹修士都明白,便是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两条天地大道,也有相互可借鉴之处,触类旁通这个词语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只要自己有所悟,就肯定会夯实自己的金丹大道。
这样的道理若是有长辈指点自然会更清楚更明白,但就算没有长辈,经过金丹洗礼之后也自然而然会有自己的理解,或许只要一点点的提点,一次小小的感悟就会豁然开朗见到另一片的天地。就像叶拙,事实上的山野修士,一路而来走的都是野路子,之前虽然有狐灵儿这个出自青丘山的同伴,从她那里了解到了不少
其他山野修士难以听闻的事情,但狐灵儿终究境界有限,对于金丹之上的种种也只有粗略了解,更详细更具体的却是连她自己也不清楚了。
“火行、木行、土行、金行、水行,五行大道皆可修这倒容易理解,当初刚入了池天宗时候虽然有所偏,但好多人也都能同时修炼不同属性的功诀术法就是这个道理了,倒是它们之间的这种相融相通是我之前没有想过的,不仅五行之力,五行大道可以,甚至连空间大道也能如此相通,果真是大道三千,殊途而同归……”
“说起来我的生机死意之道也是同样的道理,还有无间世界里碰到的生死变幻之力,细究起来,那并不是自己最初领悟到的大道法则,但却能如生机之气、死寂之意一样为我所用,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了……”
“这位领悟到的大道之意本源只是常见的木行之力,但具现出来的味道却是跟其他人的完全不同,这是另辟蹊径?端的是巧妙玄妙……”
笨办法确实是笨办法,但起步也是真的能起步,关乎大道本源的天地法则,没可能那么快就有所领悟,但只是切身切意的来感受着五重天地威严具现出来的气意压力,已经让叶拙获益匪浅了,更多的不提,至少让叶拙见识到了以往甚至都没有想过,或者就算想过也只是模糊闪过那么一下的许多事情,大大的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知道并且确认了原来天地大道法则还有这些个样子的结合跟表现。
若这件事情能够顺利度过,单只这份眼界于叶拙而言就可谓极大的收获,比起那些个上门大宗出身的人,叶拙更清楚这份见识于自己这样的山野修士的意义。
若是别的修士,或许还要过些年才能慢慢体会更深,但叶拙却还有些不同,因为他当初铸就金丹时候领悟到的大道法则与旁人有些不大一样。天地大道并没有高下之分,任何一条大道之意到了极致都可以直通天地,别人可能领悟到的五行大道中的某一道,又或者更加罕见难得的空间一道甚至时间一道,叶拙的金丹大道却是生机死意之道,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一体两面的生机跟死意,也让叶拙从开始就多了一分与别人不同的感受跟体悟,至少不会如一些人那样便是铸成金丹还会很长一段时间桎梏于一些筑基境之前形成的或许不算错,但绝对有所不足的习惯性认知。
叶拙从来不觉得自己就不能去体悟更多的大道法则,又或者便是去体悟也只是想着要怎么才能帮助自己原本的金丹大道的,其中固然有年岁不大,修炼日子不久,还没有很多固定甚至顽固的修炼脾性,或者叶拙本来就不拘一格天高任我飞的性子,无论叶拙自己有没有仔细想过,铸就金丹时候领悟到的金丹大道同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跟作用。
但也只是不觉得而已,这一刻面对着五重差点让自己魂飞魄散的大道威严,细细体味之后,叶拙才发现以后的自己还应该更主动去领会更多的天地法则大道之意才对,不仅仅是借它们来磨练提升自己的生机死意之道,而是去真正的体悟出更多天地大道出来。
诸多大道并行往大了说,可以相辅相成互补裨益让自己的修炼之路前途更加明亮,往小了说,多一条天地大道法则,自己也肯定会拥有更多的手段,比如此时此地,若自己对空间之道也有所领悟的话,或许不用非要让对方以道心发誓,或许在蛋壳禁制变得通透,他们发现自己之前就已经有办法离开了也不一定。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虽然自己识海之中这五重如山大道威严就这件事情来讲,绝对是一辈子可能都只有这一次的机缘,但若是可以,叶拙还是想要尽快将它们通通都驱散才好,无他,事有轻重缓急罢了。
修士初入修真世界时候,勤修根基心法,苦练诸般功诀,更多的是知其然甚至都不知其然,只是循着旧有的法子汲取炼化天地灵元,就像是一个懵懂小儿不明白饭食是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却也知道坐在桌旁大口吃喝一样。
各人因为各自聪慧程度不同,随着修炼时日渐增,或早或晚总会对自己的修炼有更深刻一些的理解,比如会逐渐感受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不是每一样功诀、术法都适合自己修炼,或许一门火行功诀自己只要三五天就能上手,一门同样品阶的木行之法却久不得其门而入,便是好容易踏进去一只脚,也难以随心修炼,更多的感觉是步履蹒跚。
这种事情很普通,也不难理解,千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前人修炼者,早就用一个词语将这件事情都概括了,那就是灵根天赋,而这也正是每一家宗门,每一个世家挑选适龄后辈儿郎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若灵根天赋不足还强要修炼,事倍功半都不足以形容,或许要比别人多花十倍百倍才能勉力追上修炼水平,至于修炼速度,修炼远景这些都根本没办法比。也不是彻底没路,海量的灵丹灵药也能堆出来一个修士,但这样不计回报的事情,偌大修真世界也没有几个就是了。
于绝大多数的修士而言,了解到了这种程度,能够准确认识到自己的天赋所在无论是
选择功诀术法,还是修炼如炼丹炼器符箓这些辅助法门时候,都有所参照就已经足够了,至于更深一层,比如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灵根天赋会有那么大的差别,灵根天赋的本质又是什么,却是没多少人知道也没几个人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