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巡按辽东 第二百零五章 北下南上(第2 / 2页)
毫无疑问在省委机关的几大头头中,尤文是贯彻唐逸意见最坚决的干部之一。和一些干部不同,他从来不掩饰坚决站队的意愿,在配合张汉宁打掉省委机关几位不大听话的老同志时表现得尤为活跃。正因为此,他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唐逸在省机关布下的一枚钉子,其地位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撼动的。
理解唐逸的心情,包衡点点头,站起身的时候想劝慰几句,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心里也是有些发堵。
落地窗前的沙发上,省委副秘书长尤文正同白云山市市委书记田野愉快地倾谈着。尤文是受省委委托来白云山了解情况的,而担任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的尤文在省委办公厅邱跃进主任进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实际上分管了省委办公厅的日常工作。
走出凉亭的时候,唐逸的手机响了起来,看了看号,是陈达和,不用想也知道定是说在宁西的那些事。邱万青揭发的案子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宁西一些人现在可不知道怎么头痛呢。
从白云宾馆702房的落地窗看去,远方的崇山峻岭尽收眼底,而镶嵌在群山中的这座小城在夜幕中就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神秘莫测的黑色山影中更显雍华。
听到田野的表态,尤文就笑了,慢条斯理喝了口茶,说道:“唐书记对于这件事还是很重视的,但他说还是要自治州的同志酌情处理,另外唐书记叫我给带句话,‘纽约也有唐人街,不必庸人自扰,以法治之’。”
唐逸笑道:“文明委人才济济,至于他是不是人才,还要时间来检验啊。”说到这顿了一下,又道:“他叫程子清,人大的教授,一直醉心于学术,钻研现阶段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学问是极好的。”
姚猛将他当成政治对手来斗他也知道,前一段时间姚猛就经常跑省里,频繁和他的老领导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刘铁会面。刘铁在白云山担任州委常委、白云山市委书记的时候就极为赏识时任市委办公室某科负责人的姚猛,后来刘铁调任安东市副市长、市长,直至进入省委组织部,和姚猛的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对于这层关系,田野也心知肚明。
“程子清,程子清……”包衡喃喃念叨了几句,就笑道:“明天我就着手叫人去办,你呀,行。”对于唐逸能敏锐察觉到近些年信仰混乱,尤其是能解释现阶段下社会状态的理论匮乏的现状,包衡无疑极为欣慰。在和西方的各种论战中,我们往往落于下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包衡觉得改革这些年的失误之一就是尚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党在这方面不太重视,或许是因为在各种理论百花争鸣期间,往往会成为政斗的工具吧。
而在尤文面前田野则一反常态,笑呵呵地道:“我是完全支持姚市长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法的。”没有为姚猛进行什么辩解,但轻轻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在许多敏感问题的处理上,姚猛都是一往无前的,这位极有魄力的干部受到的争议也很大,也可以说将本来田野需要承担的压力转嫁给了他。而田野却往往成了和事佬,和稀泥的角色。因此田野也在市委一些年轻少壮派眼里成了改革的阻力。对于这些说法,田野都知道,但从来没有辩解过。跟在唐逸身边久了,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他都得心应手,不管从个人政治利益还是白云山的经济发展来说,田野都认为自己采取的方式是最有效的。
唐逸想了想,接通了电话。他却是准备要陈达和能放就放一放,宁西的案子固然令谢文廷焦头烂额,但这些日子某些网上舆论开始议论起红色二代三代的某些黑暗面,好像有人在故意引导这股风向,这不能不令唐逸产生警惕。
“唐老身体还好吧?”包衡自然免不了会担心唐老身体。今年春节,唐老都没有和大家见面,就算亲近如包衡,也只在去年年底见过唐老最后一面。
在昨天的市委常委会上,姚市长处理平川道小区的方法备受质疑。当时的会议上,田野如同他一贯的表现,一直默默喝茶没有开腔,既没有开口为姚市长的“失误”下最后的结论,也没有为姚市长解围。就算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往往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唐逸轻轻点头,提起爷爷心情也有些沉重,爷爷瘦得越发厉害了,说话也有些吐字不清,好像还有些帕金森症的迹象。当然,比起重病在床的谢老,已经是极为难得了,听说谢老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只是靠管子维持生命。
对于这位刚刚四十出头的正厅级新贵,田野表现得极为谨慎。虽然在唐书记身边做了数年的文秘工作,但田野深知资本总有用尽的时候,官场更如逆水行舟,不审时度势苦心经营,早晚有一天会输得精光。
“我,我这就走了。”想起爷爷,唐逸突然再也坐不下去,现在能多陪爷爷哪怕一分钟,也是极为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