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巡按辽东 第二百四十六章 理论先行(第2 / 2页)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省委常委、安东市委书记周奎笑呵呵走了进来,一进门就笑着说:“唐书记,你找我?”
唐逸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坐上这辆车了,虽然是晨子不分青红皂白硬拉来的结果,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想有个忙里偷闲的时间?这个特立独行的少女,能令自己从繁重的政务党争中解脱出来,偷得浮生半日闲,偶尔放松放松,清醒下头脑,这样的机会对自己来说,是很奢侈的,也很必要。
翻看着资料,唐逸微微一笑,虽然里面讲的很多东西自己都和程子清有过深入的探讨,但没想到当程子清用文字表述出来,却是丝丝入扣无懈可击,笔杆子就是笔杆子。当初自己将他推荐给包衡,却委实没有想到有这么一天。
那边晨子却是越说越起劲儿,一个劲儿叫唐宁喊她干妈,唐宁没有阶级观念,更不会在乎晨子姐姐是个“文盲”,相反他是很喜欢这位漂亮的姐姐的。不过他的小心思里可知道这是件大事,老爸不放话,他自然不会喊,只是偷偷看向老爸。
当然,理论喊得再响,没有监督的权力也是可怕的,是以文章也用相当长的篇幅对党的权力分配原则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安东港第三期工程是安东市市长姚云飞提出的构想,因为随着安东和新义州的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安东港的吞吐量将会成为制约这座城市发展的桎梏。
唐逸回神,看了晨子一眼,没吱声。
当农业集体化改革在全省推动之后,安东更是当仁不让地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新农村建设异乎寻常的成功。周奎则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政治生涯迎来了第二春,工作起来干劲十足,这却是他刚刚参加工作时才有的热忱。在安东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就是周奎给自己制定的目标。
晨子却又回头问唐宁:“宁宁,姐姐的车好不好,以后天天带你玩儿好不?姐姐比你老爸本事吧?”
却不想到任后,周奎才发现安东这座城市的基础被打得多么扎实,不管是公务员的效率还是城市建设,都在一种良性循环中快速发展着。以前虽然也听说过安东的一些传闻,但想来不过是唐家那边给唐逸造势,夸大其词而已,这样的例子还少了?等眼见为实,周奎才发现,这座城市根子里的东西却是靠宣传讲不出来的,唐逸在十几年前就给这座城市灌输了超越时代的人文理念,时至今日,这种现代化管理的观念早已渗透进这座城市的骨子里,却不是哪一个当权者能改变得了的。
唐逸皱眉道:“什么干妈?你还未成年呢?被你妈知道看她怎么收拾你?”
在党的历史上,各种力量的角逐莫不是理论挂帅,能不能站在理论的制高点,往往是成败的关键。虽然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的理论研究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但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多干部失去信仰、渐渐腐化变质的原因之一。
晨子撇撇嘴:“她才不管我呢,这几天她心情好着呢,拿了个大项目,好像是安东的高尔夫球场吧?她说本来没希望的,是遇到贵人了!这不,要不怎么给我买这车呢!”又拍着脑袋道:“我真笨,以前怎么没想到呢?有宁宁这么聪明的干儿子,看他们谁还敢跟我吹牛!”
二月底,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出版了《新形势下党的精神文明建设》,主编为包衡手下最犀利的笔杆子程子清。该书全方位阐述了市场经济下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价值分配、权力监督、公平民主是文章的重点,并且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若干失误和认识上的混乱。这份内参资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现阶段下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困乏,没有创新的局面,在党内引起了讨论的热潮。
唐逸再懒得理她,索性转头去看外面风景。
换作别的孩子,那么崇拜爸爸的,听到别人说自己爸爸不好自然不干,唐宁却不同,从来不参与爸爸他们之间“大人的事儿”,听晨子问,却是不说话。
周奎刚刚到辽东之时怎么也想不到这竟然是自己事业上的一次转机,本来快退的人了,就想安安稳稳地走完自己的最后一程,刚刚听说自己要被下放到辽东时,心里别提多懊恼了,唐谢两家不睦,自己这个谢家的亲家去了辽东还能落下好?
晨子就高兴了,得意地对唐逸道:“看,宁宁都默认了是吧?你这个老爸有点失败啊!”越说好像越兴奋,突然道:“宁宁,以后别喊我姐姐了,喊我干妈,叫你老爸牛,不就有个好儿子吗?咱打破他的垄断,好不好?看他以后还牛?”
唐逸笑着起身,和周奎一起坐到了落地窗前的沙发上,亲自给周奎倒了杯水,笑道:“没什么大事,想听听你对安东港三期工程的看法。”
唐逸吓了一跳,随即好笑不已,这个小女孩儿,还真是什么疯话都说得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