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巡按辽东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代会和身份(第3 / 3页)
而对人大代表的选举,也有议案提到,人大代表的构成,要向第一线的工农倾斜,不然就和西方的议会制度无异,最终代表了大资本家的利益。
唐逸皱了皱眉,“你刚才说他叫李皓?”
本次的人代会,刮起了一股人大改革风,数个代表团均提出了对人大制度进行改革的方案,主要集中在完善人大咨询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用辽东团一位提案代表的话说就是:“人大代表不能成为开会的代表,要真正成为人民的代表,成为代表人民制衡政府权力的一环。”
“是啊,别说,你记性不错啊!”晨子啧啧的,从刚才的郁闷中很快地摆脱出来,笑道:“哪天惹毛了我,带他去开房,拍视频传网上去,喂,到时候你来偷拍,怎么样?够意思吧?”
唐逸作为人代会主席团成员,因为姓氏笔画的缘故,他的座位比较靠后,但在会场中,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他,或者说,在审视他、观察他。
房间内,唐逸正微笑同石明凡碰杯。唐逸同经营辽北多年的石明凡书记打交道的机会很多,但单独坐在一起却是第一次,想想唐逸刚到辽东之时,曾经和辽北一些干部起过摩擦,只是现在早已物是人非。谢文廷的老领导、曾经经略辽北的韩书记影响力在辽北慢慢衰退,谢文廷则蛰伏宁西,已经与唐逸上升的势头不可同日而语。而随着辽东经济的迅猛发展,辽东和辽北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合则两利,任谁都明白这个道理。
越想晨子的脑袋越乱,索性不再琢磨了,这就是她的优点。
夜晚的北京饭店灯火璀璨,国际楼十八层的某间豪华包房外,漂亮的女服务员燕子正在接受严格的检查,她暗暗咋舌,不知道里面又来了什么大人物,不过在十八层,这种场面已经司空见惯,燕子早已习以为常。
回到楼下,手机音乐又响起来,晨子看了看号,没好气地摔到了一边。
……
唐逸也没注意晨子的话,却是知道这个李皓是谁了,原本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干部,原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不过赵发书记离开辽东后,渐渐坐了冷板凳,现在在建设厅挂了个巡视员的头衔,好像被闲置了起来。
主席台上,鲜花簇拥,红旗招展,总理正用他特有的地区方言做政府工作报告,台下坐着一排排黑压压的干部,随着总理抑扬顿挫的语调,会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现场。
人啊,一旦没了追求就容易出问题,看来李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觉得进步无望,转而开始搞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唐逸看了看表,其实从第一次见到张琼,唐逸就知道她可能认出了自己。毕竟是经济界成功人士,不说电视杂志,甚至可能在某种场合下见过自己,而刚刚张琼的反应正印证了这一点。
主席台上的唐逸呢,只是一直默默地聆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不过张琼显然很聪明,为了避免尴尬装作不认识自己的样子,尽管如此,看来以后这里自己还是尽量不要来了。
这些提案并不仅仅是辽东团提出的,可是某些事先不知情被突然袭击的代表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名字——唐逸,是啊,人大制度的改革和职能的演变,正是始自于辽东。
“男人是不是越老越不是东西?”晨子生了会儿闷气,突然问唐逸,“这个人吧,老婆孩子都有,不要脸地老追着我妈,什么东西!我妈也没办法,谁叫他是建设厅的官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