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归降(第2 / 4页)
从京城再次返回台湾的施琅,以靖海侯的身份亲自前往台湾,接受郑氏归降。
东宁码头
过了旬日,郑克塽,当然是名义上的,派人到澎湖施琅军前请降,同时不抱期望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朝廷准许他继续居住在台湾。
施琅理所当然地拒绝了。
这是意料之内。郑克塽听到答复也只是撇了撇嘴,当年他爷爷杀了人施琅的老爹和兄长,施琅没拿他祭祖就已经够给他面子了,这种要求自然不会允许。
又旬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阔别十数年,这一次,终于是真正地再次踏上了台湾的土地。
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迎接,跟着来的还有不少的百姓。
胤褆没有回答,郑克塽虽然说得不全对,也差不了太多。
“大哥,也不知道以后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东宁,或者该说整个台湾,马上就要被划入鞑子的版图了,而我这个名义上的台湾的王,也是没有人放心得下的。我现在也不想求旁的荣华利禄了,只想着能够留在东宁,留在这里,承祀祖先,不教这祠堂断了香火……”
“可惜啊——就算我再笨也知道,要想保全台湾,我怕是得走一趟京城了——至于回不回得来,还要看天意啊。”
“只是不知道,万一我回不来,这郑家的祠堂,以后还能由谁人来拜祭呢?”
澎湖一战,施琅基本歼灭了郑家军的精锐部队,算是打开了台湾岛的门户,郑氏败局已定,岛内人心大震。只是让刘国轩等人想不到的是,施琅获胜后并没有急着继续进攻,而是选择先安抚民心,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台军官兵。
因为平台有功,施琅奉召入京面圣,被封为靖海侯。
随后,郑家递送了正式的降书,并缴纳了延平王等册印。
再之后,延平王府,哦,是原延平王府的老管家发现,在府内逗留半年有余的应姓少年不见了。
郑克塽听到管家汇报也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仿佛意料之内般了然。
——大哥,你果然不属于这里。
这其实比直接开打要有效很多,这是从心理上取得台湾百姓,同时也是郑家集团的认可——他毕竟曾经是郑家军的一员,郑家在台湾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他很清楚,力量上的胜出算不了什么,攻心方为上策,更何况,郑家军的精锐虽然消灭了,但还是有不少力量残余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什么的一听就很省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要的是招抚台湾,要的是这篇完好的土地,而不是在这块土地上上演一场残酷的屠杀,最后收回来一块儿生灵涂炭的土地——不值!
既然要招抚,自然要做出个样子,上书朝廷,宣告百姓。
对于这一点,胤褆倒是学两个彻底——征服一个国家的军队算什么,先征服这个国家的人民,要是能让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去反对自己的军队,那才是最高端的战术。
刘国轩冯锡范见到这种情形,不管是为了保全台湾还是保全自己,都是要投降归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