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茶会(第2 / 2页)
女眷们尽皆点头,如此有名的故事,她们怎么会不知道?千古名曲《凤求凰》,不正是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写的吗?
而卓文君也是少有的才女,她的作品虽及不上司马相如那样脍炙人口,但流传下来的经典诗作也是有的。
“皑如天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蝶御沟上,河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聚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摆摆。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一名女眷默背卓文君的《白头吟》,这首赋是她最喜欢的,道出了为人妻、为人妇的女子的心声。
杨林则朗声说道:“众位夫人,卓文君虽才华横溢,却怎奈身为女子,致使一生悲苦,她十七岁便丧夫,是个**,虽与司马相如相恋,却为世俗所不容,其父更是将她赶出家门,令她与司马相如一贫如洗,直到多年后,其父才再次接纳她。
因此,杨林的故事,仿佛是打开了众女眷的心扉一般,众女眷在茶会上畅所欲言。
诸葛瑾的夫人说道:“自古男儿多**,在外欠下了一身的**债,最后却需子孙来还,不过若非如此,也不会有杨先生所讲的故事了。”
杨林笑道:“故事而已,众位夫人无需指桑骂槐,虽男子**是常性,但众夫人的夫婿,不才却以为并非**之人,而是保家卫国的男儿汉!”
杨林为臣工们说好话,众夫人却不以为然,顾雍的夫人说道:“杨先生所言差矣,自古男子,哪有对妻子忠心不二的?就像我那口子,十几年来,很少在我房里过夜,在外面沾花惹草,见一个纳一个,现已纳了七房妾室,还不嫌多!”
顾夫人打开了话茬,众位女眷感同身受。
原以为卓文君会就此与司马相如相伴一生,但不想司马相如得志之后,却移情别恋,自古男人皆薄幸,司马相如也是如此,诸位可知道卓文君所写的《怨郎诗》?”
杨林有此一问,但众位女眷皆摇头。
于是杨林便娓娓道出了《怨郎诗》的典故,虚实混杂,令女眷们不知道是真是假,却也全部认可。
试问一下,在座的女眷们虽都是正妻,但多数人却被丈夫冷落,家中妾室成群,自己却独守空房。
此次的茶会,逐渐成了女眷们的埋怨会,女眷们你一句、我一句,都说着自己丈夫的坏话。
众女眷之中,唯有小乔缄口不言,因为自她嫁给周瑜以来,周瑜对她甚好,而因为周瑜忙于军务,是以从未纳妾,小乔唯一心有不满的,便是周瑜一年到头都在军中,与自己相处之日甚少。
孙仁见女眷们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便道:“诸位请稍安勿躁,东吴之基业,还需靠列位臣工守护,诸位身为眷属,不可只说他们的坏话。”
主公的话令女眷们安静下来,杨林见时机已成熟,便问道:“众位夫人可知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