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金万(第4 / 4页)
一个家族倾尽全力才有可能供出一个读书人,那还是有田有产的人家,他家一个家无恒产的佃农凭什么送他去读书?
所以他没决定去,那青年也不勉强他,却开始教他认字,每隔五天他都会来牛头山教他,不到一年时间他认完了《三字经》里的字,还背了《千字文》。
然后他便带了礼物去拜访他父母,把他从家里带出来送到了松山书院,他这才开始入学。
自他读书后的衣裤鞋袜,食宿和笔墨纸砚,书本,束脩的花费全是他出,他教他读书,教他做人,甚至教他如何扶持家族……
他是他收的十二个弟子中年纪最大的,也是情况最差的,却是他花费的精力最多的。
他胆子一向大,听不懂就问,于是那个温润如谦谦君子一样的人就细细的替他解释,他们说的诗是什么意思,用的典故出于何处。
他从未听过那些,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一顿干的白米饭,或是白馒头。
他很喜欢他们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可惜他听不懂。
于是为了听懂,他以后放牛时便特意把牛赶到一所私塾边,把牛栓在那里就偷偷的趴在私塾外的草地上听先生讲课。
他学了好几首诗,还会背《三字经》,他自以为得意,便特意跑到牛头山去守着那群富家子弟,果然,他又见到了他们,于是他跑去找那青年,将自己会的背了一遍。
金万一直不敢忘了他的老师,自然也不会忘记老师唯一的一双儿女。
秦家出事时他并没有求情,这些年甚至没往琼州送一封信,一两银。
但不论是秦信芳还是顾景云都对他很尊敬。
那青年便含笑的拿出一本《三字经》送他,可他又不识字,拿着书也不知道怎么用。
那青年才发现他只会背,不认字,沉默了半响就道:“向学之心比聪明才智更加难能可贵,孺子可教也。”
然后便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他一起读书。
四十年过去了,金万还能记得自己当时的心动和犹豫,青年并不勉强他,说愿意等他慢慢做决定。
他是家里的长子,而且他家没钱,怎敢决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