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郑芝龙的自信(第1 / 2页)
饶是他对船体结构非常熟谙,却也在具体建造时遇到了很多细节上的难题。好在前有郑芝龙曾找来的两名南洋船匠,后有锦衣卫从吕宋船厂挖来的大师级的潘明忠,加上数千大明工匠一起努力,这才得以顺利将图纸变为真实的战船。
但郑芝龙却没有那些后世的经验,造盖伦船时完全两眼一抹黑。光是船身长宽比例一项,他就反复试验了三四年,造了不下五十个不同比例的船体测试,最终又结合偷来的荷兰修船匠用的图纸,才最终确定下来。
类似的还有桅杆尺寸、前后桅的装配位置、船体厚度、舱室结构、炮架结构、软帆形状等等,每一项都要从零开始攻关。是以他们能仅用十多年便建成了五条二百来吨的盖伦船,已经是很不得了的速度了。
不过这些问题对后世而来的朱琳渼来说,却都根本不是问题。他脑子里甚至还有诸多十八、十九世纪的帆船技术,例如飞剪船、纵帆船、重型战列舰、雷萨船等等,只是限于船匠加工能力,暂时还无法实现。
若是能将这些舰种都造出来,莫说大明海域,便是传统的欧洲航海强国也难以望其项背!
“这、这怎么可能?”郑渡惊道,“他五十条船的火炮能压过噶哈二百条?!”
郑芝龙点了点头,“这有何不可能。若我所料不差,明军当是造出了夹板船。”
“夹板船?”郑渡愣了愣,“就如我们仿造红夷的“威”字号战船?”
夹板船便是明人对盖伦船的称呼,因为这船相较于中式帆船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便是在露天甲板和底舱之间设有专用炮甲板,如同在船身中夹了一或两层,故而得此称呼。当然,这只是在东亚海域,欧洲的海军强国已大量列装了拥有三层炮甲板,排水量超过千吨的重型战列舰。
郑芝龙点头,“炮火极猛,又能以少胜多,我反复思忖,应当只有这一种可能。
但对朱琳渼恐怖的知识储备一无所知的郑氏父子,却依然还活在自己的迷梦之中。
“若明军真有三四条如“隆威”那样的战船,加上指挥得当,要打赢噶哈的钱塘水师并非不可能。”
“他们竟有三四条“威”字号那般的战船?!”郑渡又是一惊。他郑氏费尽心思经营了十多年,从南阳招来工匠,又窃取红夷的图样,这才造出了那五条“威”字号。而父亲离开福建时带走了所有船,并在造船厂放了把火,郑森怎可能数月间便建三四条出来?!
此时若有人告诉郑森,明军水师不但拥有四条夹板船,而且比他郑家所建的“威”字号还要强大,且另有三四条正在船台上日夜赶工,恐怕他眼珠子都能惊得掉出来。
要知道,令郑芝龙极为得意的“威”字号战船也不过是六百料战船,也就是二百三四十吨而已。这连大明水师的抚州号、建昌号等三百多吨的“小”船都比不上,比五百吨的邵武号更是小了一倍有余,更莫说永北里船台上那条八百吨的“巨兽”了。
实际上盖伦战船对于东方的船匠来说绝对是一种全新的东西。朱琳渼若非曾常年浸淫“钢血论坛”,又有不少风帆战舰的模型,肯定也画不出细致的战船图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