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麃公危矣(第2 / 3页)
依照大秦律,男子从十七岁到六十岁都是服役之龄,凡服役之龄的男子都要从军作战,有爵位者可以放宽到五十六岁,所以辎重大营的民夫不是十七岁以下的少年就是五十多岁的老者,虽然也有青壮,但必有残疾。公孙豹从这些人里挑选了一万五千人,考虑到老弱力气不够,全部定为弩手。辎重营有大量的蹶张弩、唐弩和大弩,每张弩至少需要配备三人,所以一万五千人配了五千张弩。目前公孙豹带着一帮虎烈卫正在训练弩手,临阵磨枪,以备不时之需。
公孙豹匆匆赶来。看完麃公的书信,他随手扔到案几上,不屑地说道:“李牧想玩,我们就陪他玩玩。”
众人惊凛,默然无语。不过想想公子宝鼎说得也有道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太多了,何况在河北战场上,赵军目前的实力还可以,而秦军并没有绝对优势,这一仗打到现在都没有结果已经说明问题,赵人并非没有反击之力,只是还没有捕捉到恰当的战机而已。
“给所有人加口粮,从现在开始,加快搬运速度。”宝鼎下了第一个命令。
“大营所有的车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统统推到河西堤岸,布置车阵。”
“紧急下令,征召民夫中所有善射者,马上到中军集结。”
众人被宝鼎的气势所震慑,轰然应诺。
老天让我来到这个时代,又赐予我一把锋利的宝剑,如果我不能拯救帝国,不能挽救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我来干什么?我活着又有何意义?宝鼎望着一张张感激的面孔,一双双期待的眼晴,心里不禁大声呐喊起来:我为你们而活着,我愿意为你们战斗,愿意为你们而死。
当朝阳升起之时,河东方向的所有人员和物资都转移了,这让宝鼎松了一口气,开始琢磨着依靠营中的河流建一道障碍。这条河流将大营一分为二,虽然河道不宽河水不深,却是一条天然沟壑,只要在河西这边摆好车阵,完全可以有效阻挡赵军的冲杀,可惜的是大营理里的军队太少了,即使把大营所有的辎重车、战车都堆放在河西这边,也无法挡住赵军推进的脚步。
这天上午,大营民夫继续向山上搬运物资,而虎烈卫则在宝鼎的命令下,带着部分民夫继续砍伐树木。以形成一条长达数里的隔火带,防备赵军放火烧山。砍伐下的树木则沿着山体搭建成一道道树障,以做阻敌之用。
中午,从赤丽率先传来消息,赵军渡河攻击了,决战开始了。
宝鼎毫不犹豫,再召大营军吏,命令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务必在天黑之前把囤积于河西的物资全部转移到山上。
下午,桓齮(qi)上将军从肥下传信。赵军主力于今天上午从肥下方向渡河,如今双方在呼沱水南岸激战。他对宝鼎昨日连夜运去三天用度的粮秣武器一事大加赞赏,认为宝鼎此举给了前方战场及时有力的支持,夸奖宝鼎能从战局的发展而灵活安排物资运送实属难得,嘱咐他务必保证辎大营的安全。决战已到,辎重乃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不久,从赤丽再传消息,赵军主力出现了,攻势如潮,两万北军感觉防守吃力,已经向宜安辛胜将军求援。麃(biao)公建议宝鼎,为安全计,及时把河东重要物资转到河西。一旦辎重大营遭遇强敌,以宝鼎手上的单薄兵力未必可以挡住敌人,关键时刻,那条小河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宝鼎拿着麃公的书信,一股不祥的预感忽然涌上心头。麃公危在旦夕。此趟赶赴河北,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救下麃公,麃公如果战死,对老秦武人的打击太大了。
宝鼎焦虑不安地来回走了几步,叫曝布即刻把公孙豹请来。
公孙豹临时承当了组建弓弩军的重任。十万民夫大都来自关西和太原一带,善射者众,应召而来的足有两万多人,全部都是老弱病残。
长史唐仰和军吏们到了此刻依旧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赵军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赵军过河反击了又怎样?他们是我大秦雄师的对手吗?不过大家都惧怕公子宝鼎,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宝鼎感觉到了这些人骄傲自大的心态,他想了一下还是打算告诫一下,免得出现意外。
“你们还记得上将军蒙骜吗?”宝鼎问。
众人点头。
“七年前,他出井陉攻打赵国,结果战败,死于都山。”宝鼎突然厉声喝道,“蒙骜为什么会死?因为骄傲,因为他曾在函谷关击败了五国联军,因为他曾经击败过赵军统帅庞煖,结果都山一战,他败给了庞煖,被庞煖伏击,中箭而亡。骄兵必败,前车之鉴。桓齮上将军带着你们气势汹汹地杀到河北,打了三个多月了,至今毫无进展,这时候,你们凭哪一点认定我大秦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