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七十二大贤(第1 / 3页)
“我不是儒家弟子,我是画卦门生。”
“不曾入儒家?”颜雍问道。
“不曾入儒家!”楚辰答道。
颜雍拱手,语气认真,问道:“敢问阁下,不曾入儒门,怎会手持儒家七十二大贤之物?”
黑蓬少年手中的珠子,他的身上也有一颗。
淮阳城,大柳巷。
巷中有家茶馆,名叫“大碗茶楼”。
茶馆二楼靠窗小包厢,楚辰和颜雍相对而坐。
两人身前的檀木桌上,分别有印纹硬陶碗,碗中盛清茶八两,泡的是汉水银梭。叶片如梭,在清汤中缓缓游动,散发沁人清香,随着热气四溢。
两个少年都没有说话,均是盯着自个儿身前的陶碗,看着碗中笔直飘向上空的茶气。
可以说,一模一样的珠子,天下共有七十二颗!
这七十二颗学珠,是儒门先圣孔丘一生悟道精髓所在,孔圣人在坐化之际,将七十二颗学珠分别赠予门下七十二大贤弟子,以此发扬儒门浩然之气。
如今有少年持学珠而来,颜雍本以为对方是七十二大贤后代或弟子,相询之下,竟得知对方与儒门没有任何关系,不由惊讶。
“画卦与儒门大贤有旧,所以能持有此物。”楚辰答道,他透过黑纱,观察着颜雍的神色,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心中暗暗惊讶。
“难怪如此,画卦圣地,曾有天书《易经》,后来大道失传,实在可惜!前朝周公先圣以残缺《易经》著成《周易》,尚在世间流传,虽不能修炼,但是用于通灵与感悟天机,可谓无上宝书。《周易》位列儒门四书五经之中,由此说来,画卦与儒家,还有些许渊源。”颜雍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儒雅之风尽显。
桌旁窗户半开,窗外人头攒动,不少人目光有意无意透过缝隙,看向窗内二人。
“如今儒家弟子,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这样。”颜雍瞥了一眼窗外,淡然说道。
说罢,他好像想起了什么,继续道:“你可是儒家弟子?”
看似随口一问,实则蕴有深意。秦王不容儒家之后,儒家弟子四散,大多隐于巷市或其他门庭宗派之中,但其真实身份,依旧是儒家弟子。
楚辰从茶碗上收回目光,看向对面的白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