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自我否定(第1 / 3页)
而以约翰·迪佩尔的智商和知识储备,能看懂的也只有这最为粗浅易懂的一小部分……
因为这一番假设来自一个错误的佐证,所以古斯曼兹的数百次实验无一成功。即便是约翰如今的怪物身体,也是其中一例失败产物。因为剥离情绪是个痛苦的过程,所以并没有“剥离积极情绪”这种说法,古斯曼兹剥离到的全部都是负面情绪,因而才有了约翰那具古怪的躯体,种下种子后并未发芽。
很简单的假设过程:
松子成熟那天,即是脱离母树的时候。那么意识何时脱离母树,脱离灵魂和肉体呢?
很简单,一个人寿终正寝,肉体、灵魂双重死亡时。
这个时候,松子脱离母树,两者一起回到冥河,接着分离。
灵魂化作原始的灵魂之力,汇入尼弗海姆,而松子则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壮大。
“有趣的论证过程。”
沐言撇撇嘴。
有趣,但不完善。甚至可以说出了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可对方竟然熟视无睹……又或者,潜意识里没有将之放在心上、
毫无疑问,灵魂受肉体的吸引,这是公理,就像1+1=在数学中必然成立一样。作为智慧生命的诞生地,赫鲁人民用无数条入水即化的人命验证了这个公理。
而冥河之所以没有诞生类似“河魂”,以及尼弗海姆没有产生自我“意识”,是因为没有与之匹配的肉体,而非什么假说的错误,所以是古斯曼兹彻头彻尾搞错了。
这颗松子即将发芽时,就会被一部分灵魂之力带到洛坎,接种到一个新生命体内,产生意识、心智……这便是一个正确的循环过程。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的成立,同样可以采取实验。那便是收集和剥离“尚在洛坎的”、“未成熟的”松子,培养、催生它们,待其成熟,过熟,乃至即将萌发时再接种在人工铸造的土壤上,假如成功,“松子说”就能成立。
这就是所谓的‘奇美拉实验’,有关融合与新生,远远超过了一般死灵法师的境界,古斯曼兹要做的并非改进生命,而是从源头上创造生命!
某种程度上,他这是在挑战弥娅的威严。
因而这其中有关肉体融合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正是培养“土壤”的那部分。
就像有一套Windos最先进的操作系统,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硬件,机器肯定打不开,这是“无机之谈”。
但这一点似乎被他刻意忽略了。
沐言没有理会这其中的误区,接着往下看。
古斯曼兹从这一想法出发,认为思维、情绪、意识等氤氲物并非类似松脂的分泌物,而是种子,比如——松子。
他认为松子的确是灵魂这棵松树孕育而出的,目的是产生下一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