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京华江南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春和(第2 / 5页)
他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望着殿下的范建,轻声问道:“别人说的什么话,朕不想听,你来告诉朕,为何未得朕之允许,便调了银两去了河运总督衙门?”
胡大学士继续说道:“至于百官,”他的唇角忽然泛起淡淡苦笑,“若百官真的守律,倒也罢了;在臣看来,庆律虽重,却重不过圣天子一言,若陛下体恤户部辛苦,从宽发落,朝中百官均会感怀圣心。”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有权调动国库存银的,只有陛下的旨意,其余的人,谁也不行。范建让户部调银入河运总督衙门,却没有御批在手,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欺君妄为之罪。
他最后轻声说道:“陛下,最近一直在连着下雨。”
一时间,官员们纷纷出列,正义凛然地指责户部,把矛头更是对准了范建。
这最后一句话说的声音极低,除了靠近龙椅的那几位官员外,没有人能够听见。
“为何?”
其实这些在门下中书的元老们都清楚,朝廷要拨银,手续实在复杂,如果真要慢慢请旨再调银入河工,只怕大江早就已经决堤了。而在深冬之时,舒芜便曾经向皇帝抱怨过这件事情,范建调户部之银入河运总督衙门的事情,他虽然不知道详细,但也敢断定,这和私利扯不上什么关系。
“户部调银入河工,乃是公心,乃是一片侍奉陛下的忠心,虽是欺君,却是爱君之欺。”胡大学士清清淡淡说道:“庆律定人以罪,在乎明理定势,明心而知其理晓其势,户部诸官及尚书大人乃一片坦荡赤诚心,陛下明察。”
舒芜的眉头急急抖着,眼中怒意大作,回头瞪了一眼那些出列的文官们。
“噢?”皇帝似乎对这个说法很感兴趣,微笑说道:“可是律条在此,不依律办理,如何能平天下悠悠百姓之口,如何平百官守律之念?”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力主清查户部的吏部与相关官员们面上喜色一现即隐,浑然不明白,为什么老辣的户部尚书,竟然会在朝堂之上,当着陛下的面,坦承私调库银入河运总督衙门,但他们知道,这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机会!
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知道自己最亲近的门下中书学士们,之所以今天会站在范家一边,乃是为了朝廷着想,是为了自家大庆朝的钱财着想。他皱眉想着,胡舒二人并不知晓朕的真实意图,又被修河一事一激,才会出面保范家。可是……难道自己这次的做法,真的有些失妥?
……
难道朝中有些良心的官员,都认为范建应该留下?
……
户部里的亏空,和那些攻击户部的官员关联何其紧密,而范尚书调库银入河工,就算此举不妥,但其心可谅,这乃是为朝廷,为百姓做事,却成了那些无耻小人攻击的痛处!
“天下悠悠百姓之口,勿需去堵。”胡大学士和声应道:“只要大江长堤决口能堵,百姓眼能视,耳能闻,有果腹之物,有安居之寓,自然知道陛下的苦心。”
皇帝没有听进去,有些官员却听的清清楚楚,听的内心深处一片愤怒!
皇帝意有所动,点了点头。
皇帝盯着范建那张疲惫的脸,眼中闪过淡淡光芒,却似乎没有将朝堂上这些臣子们要求惩处户部的声音听进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