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二十七章 东风吹(第2 / 4页)
便在此时,贺宗纬似乎上前解释了几句,李弘成此时却是看也不看他一眼,直接吩咐范府的家丁把医馆的门关了,然后在范若若微怒的眼光中,极为蛮不讲理地把她抓了起来,押到了马上!
文武百官在讶异之余,细细想来,这门亲事对于朝廷确实大有益处,陛下果然是圣心幽远。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范闲对贺宗纬的态度,也知道他一定会反对,但是范闲再厉害,终究只是一个臣子,难道他还能比陛下更厉害?
得得马蹄声中,初始回京的靖王世子,就这样抓着范家小姐上了马,然后往着范府的方向驶去。
范闲坐在酒楼上冷眼看着,便是要看看这位贺宗纬到底有没有能耐在自己与皇帝老子的角力中,突发奇兵,解决这个僵局。
没有过两天,所有人都知道了范闲平静的原因,原来此人根本没有准备演戏给满朝文武看,而是平静地坐在一旁,等着看别人的笑话。
便在此时,一骑自街那头飞奔而来。范闲放下酒杯,眯眼一笑,心想自己的奇兵终于到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范闲什么事情都没做,既没有再次入宫与皇帝大吵一架,也没有去踹开都察院的大门,把贺宗纬暴打一顿。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诧异,因为当年范闲在府中亲自打了贺宗纬一记黑拳的故事,是京都流传已久的八卦,如今范闲眼看着自己妹妹便要嫁给贺大人,居然还能表现地如此平静,难道小范大人改性子了?
靖王世子李弘成回京述职,刚刚从宫里出来,没有回王府,身上甲胄未去,连一个亲兵也未带,便问明了医馆所在,单枪匹马,来到了医馆之外。
最近这些天,贺宗纬下朝之后,竟是都会来医馆向范若若问好,然后才会回家。庆国男女之防并不像北齐那般严苛,加上范若若本来当街行医,就不可能顾忌这么多,所以贺宗纬依礼相见,竟是谁也无法拦阻。如今这已经成了京都众人皆知的消息,已然传成了一段佳话一般。
靖王身份太尊贵,不论是太常寺、内廷都不敢管他,更不要说京都府、城门司这种维持治安的衙门了。
范闲的目力极好,看清楚了妹妹在问诊之余,偶尔也会和贺宗纬说上两句话。对于这点他也并不意外,因为早在五年前的一石居处,他便知道妹妹与贺宗纬识得,应该是靖王府诗会时认识的,其时范家小姐乃是京都才女,贺宗纬是京都才子,二人自然相识。
但紧接着,第二天靖王爷便去了都察院,毫不顾忌王爷的体面,指着贺宗纬便是一通大骂,骂地贺宗纬脸色剧变,却只有连连点头的份。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想到这些年来京都里所有人的变化,不禁有些心神异样。
范闲自入京后表现地太完美,给了太多人压力,难得有看小范大人失态愤怒无措的机会,谁都不愿意错过,所以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替贺宗纬摇旗呐喊。
范闲在酒楼上远远看着,见着李弘成下马与贺宗纬平静见礼,又与若若说了几句什么,距离太远,不知道说话的内容,但可以看得出来,妹妹的神情倒是有几分见着故人的喜悦,但紧接着,不知道李弘成说了什么,竟是与范若若争执了起来。
被监察院整治极惨的官员,平日里慑于范闲权势之下的人们,都开始等着范家小姐嫁入贺府的那一天,等着看小范大人活吞苍蝇时的表情,准备看一场最好看的笑话。
范闲心头一紧,伸出了半个脑袋,他对妹妹的冰雪性情十分了解,心想李弘成这猪头莫不是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把妹妹搞得罪了?
在听说胡大学士亲入范府,劝说范闲同意这门亲事后,这个风声传到了最顶尖的地步。
最后靖王爷愤愤而去,当年王爷小时候打架没打赢自己的兄长,看来如今吵架也没有吵赢。
当年的贺宗纬傲气未脱,脸黑如炭,便是想拍自己的马屁,也显得那样不自然,所以完全不在范闲的眼中,没料着几年过去,此人竟然一洗精神,变得如此沉稳,骨子里或许还是几分傲意,但行起事来,却是一丝傲气也无,成熟之快,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两年不曾入宫,只知锄草为乐的靖王爷,当今天子的亲弟弟,在某一个深夜入宫,与皇帝陛下一通大吵,据宫里的太监说,吵地是异常激烈,最后靖王爷甚至摔了御书房内一个青花瓷的笔洗。
难怪此人在自己的刻意诋毁之下,依然获得了朝中大部分官员地支持,以及宫中那位地喜爱。
看皇帝陛下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