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十四章 归来(第2 / 3页)
也正是因为王十三郎地到来,范闲才下定了决心,进入草原。因为此人的身份太过特殊,范闲不想让宫里对自己生出太多猜忌,所以一路上刻意掩盖他的身份,只是带着他进入了商队,然后分开。
虽然看上去王庭的追兵已经退了回去,但是黑骑众将依然不敢放松,谁知道那些狠辣的西胡人,会不会营造出一个假象,然后从侧后方杀过来。在草原上,胡人有飞鹰的帮助,完全抵销了范闲手中那个圆筒望远镜的效用。
如今的范闲,他本身便是一位强大的高手,手下又有影子。如果不是有这些极为恐怖的杀将,他就算把海棠和单于引开,也不可能达成监察院既定的目标。
马蹄声音从前方的山谷中响起,满身灰尘的世子李弘成带着定州军从那处迎了过来。李弘成一夹马腹,来到范闲的身前,看着范闲狼狈不堪的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我早说过,速必达一代枭雄人物,怎么可能被你激地上当?”
王庭处的北齐人由影子处理,而一定要死的左贤王,则需要另一位强者。范闲一直头痛于此处,天底下的绝顶高手拢共只有那么十几个。直到很久以后,他才试探性地通过抱月楼途径向王十三郎发出了邀请。
红山之中传来簌簌响声,似乎是谁踩落了山上的沙石,荆戈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范闲知道他在想什么,哈哈大笑了起来,只是因为嗓子的问题,笑声显得特别难听——埋伏在红山口的庆国征西军,看样子也疲惫到了极点,居然让自己这行人捕捉到了如此明显的声音。
大东山事后,王十三郎一直在东夷城剑庐服侍重伤将死的四顾剑,只是四顾剑一直很奇妙地拖着未死,所以十三郎便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虽然三年前范闲与王十三郎曾经有过协议,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协议现在是否还有效,所以这个邀请只是一次试探。
但范闲却留了下来,不是因为青州风光好,不是因为叶灵儿,而是他要等几个人回来之后,才会真正地放心。
“我们在这儿等了七天,结果什么都没等到,你们监察院是不是得给些交代?”李弘成抿了抿生出水泡的嘴唇。
过了好几天,范闲混入其中的中原商队,终于满身风尘地回到了青州城。算了算时间,这只商队的行进速度还真是极快,商队回程时走的道路与范闲撤回的道路不是一条,反而错过了那场惊心动魄地追杀。
双方的队伍会合在了一处,声势顿时大涨,不一刻便驶出了蕴藏着千年风沙的红山口。为了遮掩消息,防止有人向西胡王庭报讯,这一路埋伏在红山口的庆国精锐共计八千人,全部是大将军府的亲属部队,以及青州城的前线军人,而没有通过定州方面,进行大的调动。
看到这行商队平安归来,范闲的心情放松了些,他一直很担心,因为监察院的动作,这些来自中原的商人,会成为胡人们报复的目标。没想到胡人在盛怒之下,依然能够忍住不对商队动手,看来海棠这两年在草原上地教化,单于对将来地定夺,已经影响了很多人。
入关的道路便在这些红山的下方,如羊肠般的小路,曲曲折折。范闲行走在队伍的正前方,接过荆戈递过来的皮囊,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发痛的咽喉,沙哑着声音说道:“把这边的事情了结了,回京一定要大躺两个月。”
而王十三郎没有对这次邀请回复一字一句,他很直接地离开了东夷城,来到了庆国京都,找到了范闲。
红山是草原东方一处特别怪异的地形,完全由土石自然堆砌而成,经历了无数年的北风吹拂,被割裂成一片片孤立的山峰,山峰全部是褚红色,看上去就像御书房内的御笔朱批一般震人心魄,杀气十足。
范闲,影子,王十三郎,三大高手深入草原,各司其职。如果从绝顶高手所代表的执行力来讲,如今的监察院,甚至比当年陈萍萍执掌时,更为恐怖。
正因为如此,逃出草原的这一行人,依然不敢减缓速度,强行支撑着疲乏的身躯,催动着身下渗着药汗的战马,向着东方行驰。一直到了七天之后,一行人进入了红山口,才真正地放心。
“没有,只是动了动脚。”
紧接着,一位失去了牛羊,在草原上活不下去的孤苦牧羊人,也进入了青州城。只是没有谁知道,在这半年里,这位孤苦牧羊人,扮演的是一个习惯佝偻着身子的哑巴仆人。
“为了杀王庭里的那些北齐人,需要如此小心?”李弘成不赞同地看了他一眼,确认了这小子毫发无伤,才放下心来,继续说道:“你和西胡人动过手了?”
影子也平安归来,范闲的心放下了一大半,只是王十三郎那小子一直没有音讯,也不知道到底情况如何,让他十分揪心。此行草原所谋甚大,虽然监察院习惯了以阴险的手段对付所有的敌人,但是任何手段都需要强大的执行人。
范闲看了他一眼,说道:“至少我把他带出来了六天,这六天时间,足够做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