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妙语瞒太夫人,想对策两夫人叙话(第3 / 3页)
“是。”明玉应下,下去洗手泡茶。待她端着一杯红亮的普洱上来,太夫人却面有疑色,指着湖畔抄手游廊处的宾客问道:“怎么我打个盹的功夫,客人少了那么多?是不是下人没有伺候好,气跑了客人?”
公婆认可的事情,做媳妇的哪敢说个不字,世子夫人亲手写了幺儿的庚帖、喝下慧莲敬的媳妇茶,可心里到底种下了一根刺,时不时感觉不痛快。
太夫人惊醒过来,端了端身子,摆摆手说道:“不用了,那么多客人在,我这个做东道的反而先回去歇着,成何体统?你去泡一杯酽茶与我来吃了,消消食,提提精神。”
婆婆不痛快了,能眼睁睁看着儿媳妇痛快么?所以世子夫人明知太夫人总是无故敲打慧莲,她也从未出言安慰过,明珠频频给慧莲添堵,她也装不知,只要不越界触犯底线,她都觉得慧莲应该受下这些,若想富贵,必先受罪,这国公府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
毕竟八十岁的人了,坐了半天,又喝了几杯酒,不免歪在榻上引枕上开始打盹,一旁伺候的大丫鬟明玉见了,便凑过轻声说道:“老太太,奴婢扶您进去歇歇罢?”
“是。”明玉应下,正待遣管事妈妈去找班主说和说和,冷不防太夫人又问道:“怎么不见夫人和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看过昏迷中的慧莲,详细问了太医病症,得知胎儿并无大碍后,心下稍定,其实说心里话,她对两个儿媳妇都不满意。
“哦,难怪呢。”太夫人接过曜变天目茶碗饮了半口,而后吩咐道:“去和戏班班主落玉说,我们给双倍的价钱,再请他出来唱几折戏。”
她膝下只有两个嫡子,大儿子的媳妇是老太太挑的,慧莲则是国公爷和婆婆做主聘的,她插不上话,当初国公爷和颜家当家人书信里本来给幺儿说的是颜府五房嫡长女睡莲,她私心想着,颜家世代书香,对嫡长女的教养严格,也算是门当户对,可是后来颜府劫后余生,皇上突然给颜家嫡长女睡莲和顺平伯赐婚,魏国公府顿时落了空。
明玉这话说的漂亮,“姜还是老的辣”等话还不动声色的拍了太夫人马屁。
世子夫人从慧莲房里出来,去了隔间寻顺平侯夫人说话。世子夫人是长辈,睡莲站起来微微颔首行礼,世子夫人见睡莲的容貌和通身的气派,又能生儿子,又会过日子,总觉得慧莲尚不及这位长姐一个手指头,暗想若当年聘的是这位嫡长女做儿媳妇,那里会生这么多破事来!
且说莫愁湖畔,高朋满座,分外热闹,下面儿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媳妇帮着招呼客人,八十岁的魏国公太夫人稳坐钓鱼台,安安稳稳看戏,听着铺天盖地吉祥话,心里颇为得意,这南京城,谁能有她的福气大呢?熬了几十年,从重孙媳妇熬到现在,总算是熬出头了,万事不用操心,只需好好保养身体,享几年清福便是。
当时她以为公婆会另起炉灶,在南京城另选淑女,她心里有了中意的儿媳妇,正要向公婆开口试探时,婆婆却说,要聘颜家五房嫡次女慧莲!
太夫人房里“明”字辈的丫鬟都是打小伺候太夫人的,这明玉更是太夫人心尖上的人,是个红楼梦里头鸳鸯般的人物,她深知其中缘由,但夫人和世子对她千叮嘱万嘱咐,说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先不要告诉太夫人为妙,横竖于是她镇定笑道:“老太太的千秋,下人们那里敢怠慢客人呢,一来是此时天色不算早了,有些夫人家里有事,就先告辞走了,二来呢,方才唱几折牡丹亭的落玉下去休息了,这会子在戏台上唱西厢记的是他徒弟,这徒弟虽好,但远不及师傅,姜还是老的辣嘛,落玉珠玉在前,所以听戏的渐渐少了,好些年轻的小姐去后花园赏花放风筝。”
世子夫人是浑身的不愿意,长女变次女也就罢了,关键是这嫡次女还是继室生的,而这位继室的风评不佳,这样的人,能养出什么好女儿?
国公府大少爷两个儿子推有孕的亲婶娘下湖,还口出误言的事情被带着小孩子拜寿的客人们知道了,担心继续留下去不妥当,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何必留在这里看八十岁的老寿星尴尬呢?日后不好见面啊,所以这些客人找了各种理由向当家的世子夫人提前告辞了,只留下一些不明真相的贵妇留在湖边看戏话家常。
可是婆婆说,颜家家风正,名声好,慧莲虽然是嫡次女,可是将来她的亲弟弟宁嗣是颜府当家人,这门亲事算是不错的。再说慧莲嫁过来,头上有三层婆婆调教着,当家的本领慢慢就锻炼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