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写文之路见不平 第118节(第2 / 3页)
有着这样一个好印象在心里,等大家再看到记者们是对超市其他幸存者的采访,等他们了解到真实的火灾现场里林萧所做的一切,等他们回想起在刚刚的采访里,林萧半句不提自己的功劳只一味宽慰别人时,这前后鲜明的对比,让多少人的心情跟着林萧一起起伏伏。
如果说一中事件时,林萧只是一个让人怜悯同情的可怜学生,可此时,林萧却一下子成为了可以让人们由衷敬佩的存在--敬佩她临危不乱的机智、敬佩她不怨天尤人的乐观、敬佩她绝境中不放弃的勇气,敬佩她不携恩以报的高尚品格!
新闻的影响力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压倒性的好评连林萧本人都吓了一跳,她只粗略了浏览了十分钟新闻底下的评论,就被夸的差点没飘起来,照下面这些人的说法,她甚至都可以分分钟拿诺贝尔和平奖了。
如果说网络上这些溢美之词还只是虚无缥缈的,那现实中实在的好处也随之而来了。
就在新闻发出去半天,林萧美美的享用着周伯母送来的牛肉粥,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周向晨聊天时,洛江市第三中学的校长亲自来看她了。
采访结束,心情仍旧激荡,记者们马不停蹄的赶回社里,到社时离下班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他们三人却完全没有收拾收拾准备下班的举动,反而是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忙活起来。
女记者开了电脑闷头写稿子,摄影师撸胳膊挽袖子开始剪辑视频,助理则留下为两人帮忙,几人一直忙到晚上10点,女记者反复修改后的新闻稿以及摄影师剪辑了n次的视频才算让几人都满意。
设置好明天一早就发出去,几人大松一口气,抻抻懒腰,揉揉酸痛的脖子这才觉出疲惫来。
新闻稿不同于小说,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渲染力都是正常的,新闻稿却万万不可以,它是对事实的报道,不是煽情的工具,撰稿人讲述事件的口吻必须保持足够的客观与中立立场。
然而一个优秀且经验丰富的撰稿人却完全可以用足够中立客观的口吻写出一些偏向性极强的报道。
随行的还有三中教务处的主任,就是那个曾经拒绝林萧入学的中年妇女。
采访林萧的女记者作为凤凰网的几个王牌记者之一,当然点亮了此种技能。
特别是林萧本身的事件就已经有足够多的新闻点,她甚至不用添油加醋,只要把超市里林萧所做的一切事情以及对林萧的采访完完整整的表现出来就已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新闻报道。
报道题目不是《林萧专访》这种个人色彩比较强的题目,而是《红火超市火灾事件现场还原以及相关人员后续报道》这种仿佛只对事不对人的题目。
报道发出去仅仅两个小时,在林萧回笼觉睡的正香的时候,点击回复量呈指数级节节攀升,迅速成为各大网站头条新闻。
林萧开始的乐观坚强、真实懂事,让很多人就如那个女记者一样迅速的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