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会骑马的穆桂英(第2 / 4页)
推荐小说:
场工兄弟事务杂,发根香烟解解乏。
第一副导大管家,找准站位少挨骂。
“有。”
杨峥从兜里掏出软红塔,给人家发一根,自己拿了一根,哥俩一块儿抽着,吞云吐雾。
干群演的许多都吸烟。
这行就是在死等和煎熬中度过的,有时候等待调遣,你可能一耗就是老半天,空闲下来都干嘛呢?抽支烟提神醒脑,顺带着再吹吹牛,扯扯淡。
那名兄弟又说道:“对了,昨晚看电视,有个同行讲的顺口溜挺有意思的,我给你学学吧?”
为什么呢?
拍戏是非常辛苦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
各种服装无数人重复使用,味道难闻也就罢了,衣服臭,回家你可以靠洗澡来解决。可若是鞋子的话,剧组匆忙给发的,首先它不一定合脚,不合脚你穿上一整天,东奔西跑的,那磨破了皮肤,变成个瘸子很正常。其次,天知道你穿的鞋子上一任主人是谁,他有没有脚气?里头是不是湿哒哒的?
总而言之,自备靴子很重要。
前面城墙根儿停着两辆车,一辆化妆车,一辆服装车,杨峥夹在人群里头,慢慢前进,慢慢等着。
杨峥笑道:“行啊。”
那名兄弟道:“听清楚,我的记性最好了!”
他扔掉烟屁股,咬了咬嘴唇。
“走进剧组你最小,见谁都得把哥叫。
对人说话要客气,出门在外靠关系。
当然了,他是优于群众演员的,毕竟特约的身份不一样。
实际上,特约演员也分为好几等。如果他哪天从“小特约”混成了“大特约”,不但会有大段大段的台词,还会有自己的专用服装呢。
普通群演、小特约、大特约、小角色、主要配角、主要演员、男一号、明星大腕儿……演艺界的等级是森严的,杨峥要想真正的闹出名堂,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哎,峥哥,有烟吗?早晨走得匆忙,我没带。”
一个熟悉的兄弟用胳膊抵了抵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