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名震(第2 / 4页)
推荐小说:
这时候严山已经凑到提学面前,看到了卷子的中后段内容。
“欲言法之新旧,先言人之新老。老年人常思过往,少年人常念将来……”
“非常之功,艰难之任,在于少年。”
严山忍不住念出声。
这一股少年人“舍我其谁”的豪气,严山同是年轻人,如何不激动,意气为之昂扬。
但结局不同。
所以徐青今日的逼格也是满满了。
当然,他还只是个准“天下士”。在士林的评价,还有许多要攀升的阶梯。譬如南直隶士人之冠冕,然后才是“天下士”之类,最顶级的士林评价则是“天下楷模”。
一般要得到这句“评价”,起码得有个四世三公的背景。
当然稍微低一点的士林评价也有,多是组团出道。什么江左四子,江宁八怪……
他念完之后,才意识到,徐青这文章还暗自吹捧了首辅和自己。
当年,首辅十三岁乡试,因为年纪太小,结果落榜。
现在徐青鼓吹“少年”,既是吹捧首辅,也是暗示提学,别看他年纪小,但朝堂需要少年人的新鲜血液。
毕竟少年秀才,一般不轻易给。
十几岁的三元案首,那更是当世罕见。
民间里稍微厉害的评价就是什么南直隶四大才子之类的,但评上“才子”,一般是文学出道,在官场里,名头不算硬。
做个清客呢,又自降身份,总之会有些尴尬。
众考生,震惊之余,也有不少哀叹的。
大宗师糊涂啊。
也有考生怀疑,徐青到底写了什么马屁文章,让大宗师浑身舒泰,做出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