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虞朝只有徐六首能为陛下遮风挡雨(第2 / 7页)
连皇帝的行宫都用了水泥,水泥的推广自然会变得非常容易。
关键是,老皇帝答应使用水泥不算违制,但必须从工部购买。
徐青接着又提了水泥的事。
他打算用水泥作为原料之一来修建黄山行宫。
当然,本朝也有类似的东西,也就是糯米砂浆。此物在南北朝出现,多用于城墙、陵墓、宝塔等建筑……
不过徐青提及水泥是方仙道的炼丹产物,而且好处颇多,还易于推广……
最关键是,此物可以用来敛财,还能顺带解决河道淤泥的问题。
这样的臣子,往前推也就诸葛等寥寥数人了。
老皇帝醒来之后,听说徐青来拜见,直接让徐青进来。
徐青直接禀明来意。
老皇帝:“你小子还是不死心,罢了罢了,要是别人问此物,朕定然饶不了他,也就是你个小猴子,能让朕赐下此物。”
徐青连忙谢恩,心里却忍不住吐槽,“你自己住皇宫,出了多少次事,心里没数啊。”
“天下豪绅的钱许多都是埋到地窖发霉都不愿意用出来,鼓励他们拿钱出来修建宅院,也能解决部分的民生问题。”徐青说起这些事,头头是道。
老皇帝一向对理财很有兴趣。
徐青说的话,他大部分都能听懂。
“这用钱好比搬运气血,疏通江河,流动起来,对天下就是大利……”老皇帝不愧是修仙爱好者,直接用修炼的术语做出总结。
徐青只能高呼圣明。
老皇帝不住皇宫,就是因为皇宫像是筛子一样,所以图纸的重要性早已大打折扣。好在他是天子,他在哪里,王朝气运的核心就在哪。
只不过皇宫有其特殊地位,自也有王朝气运留存。
徐青谢恩过后,老皇帝又道:“已经入夏了,明年朕打算去黄山避暑,需要修建一个行宫。”
徐青:“陛下放心,此事包在臣身上。”
老皇帝见徐青识趣,颇是老怀安慰。满朝臣子,没有谁比徐青更让他舒心。若是其他外臣,他想在黄山修个行宫,指不定絮絮叨叨,也就是徐青,对于这种事,从不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