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第2更)(第4 / 9页)
推荐小说:
裼裘指的是袒露外衣,露出里面的华美裘服。
这不符合徐六首打入群众的核心理念。
而且时政课的课时费很贵,着实给了一些来应天府六部养老的清流文臣赚外快的机会。
他们也经常借着教课,输出私货,暗搓搓攻击老皇帝和徐六首。
说什么徐六首是老皇帝的私生子或者私生孙子,反正有鼻有眼。
还有人说徐六首是吃软饭上位的。
总之,着重攻击下三滥的地方,往私德上泼脏水。
这是江宁织造亲自操刀,在如今南直隶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有了徐青带头,南直隶官方和民间报业发展很快。
事实上,从前宋开始,报业已经在民间发展,到了如今时代,许多花边小报都目不暇接,一些夺眼球的小报,还有灯cao和尚之类的连载……
不过徐六首的出现,将报业的影响力抬高一大截。
有豪绅勋贵牵头,将一些花边小报改造成正规的报房出来。
但这些脏水,很难玷污徐六首的光辉形象。
因为在腊月里,徐六首一身布衣,亲自参与应天府行宫的修建中,与修建行宫的民夫和差役,同吃同住,真正打入了底层。
由于徐青吃住在行宫的工地,导致行宫的伙食水平肉眼可见的上涨。
谢泉更是在大明报上,对此一通鼓吹。
“江宁公子,褐裘而来”,乃是化用唐传奇里虬髯客篇中的“不衫不履,裼裘而来”。
总之,舆论阵地的攻占,乃是豪绅勋贵一向十分热衷的活动。毕竟打嘴炮不用死人嘛!
而且每个大虞朝人,心中都有键政之心,在应天府这种古都,更是深有群众基础。
现今许多应天府的文人雅客,甚至会在青楼画舫里因为纵谈时事熬个大夜,连累身边的美人也跟着熬。
一些高端的画舫都得给当家花魁补时政课,不然的话,跟不上时代,很容易被大名士抛弃。
没有大名士鼓吹,身价会掉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