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老谋深算(第2 / 2页)
堂口里的人一看到王川回来,都露出了大惑不解的表情。
自打陆师伯进入静云山开始,就一直被当作掌门的接班人来培养,宗门之中所有的优质资源全部向他倾斜,而陆师伯也不负众望,十几岁就开启了三道灵觉,修为进境之快,着实惊人。
在他们眼里,此时的王川应该已经回了静云山才对。
后来陆师伯在静云山修行期间,师祖也常常带着我师父进山找他,指导他修行,生怕静云山浪费了这棵好苗子,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师父和陆师伯经常待在一起,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等到王川搀着我走到大堂深处,堂口里的人顿时骚乱起来,大家互相比划着手势,讨论王川怎么又回来了。
别看这些人没有修为,可毕竟是修行多年,单就修行这件事而言,就有着寻常山门弟子无法比拟的经验,一旦进入山门,每一个人的修为必然飞速精进,到了那时候,楚子玉手下的这帮弟子,将会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足以在几十年后将他推上掌门之位。
自此以后,郑隆便大权在握,再没有任何一股势力能够撼动他的地位。
师父告诉我,若要光大小龙潭门楣,就必须将天、地、人三宗合而为一,而让楚子玉执掌地宗,也能为我日后合并三宗提供一份助力。
郑隆上位后不久,山中二十多位堂主不知因何原因结伴离开,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出走之后,郑隆立即着手改变静云山的师承体系,上设洞府,下设半山堂,强行隔断了诸多门人间的联系,并将盘山镇和神隐十八针两门绝艺收归己有,扬言这两门绝艺将作为静云山压箱底的绝学,只有历代掌门才能修习。
以前师父从来没说过合并三宗的事,此刻突然提及,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我师父说,以我师祖当年的性子,要不是他找到了新徒,心里头多少有了个安慰,静云山肯定要被他闹个鸡犬不宁。
虽说他们的人魂已经归位,可要想像过去一样开口说话,至少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人宗、地宗毕竟一脉同根,师祖不愿和静云山撕破脸皮,再者静云山老掌门确实对陆师伯喜爱有加,我师祖便没有深究,恰巧那时候他已经碰上了我师父,也是考虑到传承没断,这才没闹到静云山去。
后来郑隆执掌静云山,就把陆师伯发配到了山门别院,让他自生自灭。
谁说我师父不想光大小龙潭的门楣,看师父说起合并三宗时那眉飞色舞的样子,就知道这件事他肯定想了很久了。
此时的陆师伯已无法支撑起偌大的宗门,老掌门无奈之下,只能将掌门信印传给二弟子郑隆。
第二天一早,我就强忍着浑身上下不断翻涌的酸痛,在王川和卢胜材的搀扶下来到了净堂。
可就在老掌门弥留之际,陆师伯却因为一次意外受了重伤,二十多年修为毁于一旦,还从此落下了暗伤,连普通的力气活都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