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命韵 > 第五章 一个巨大的怪圈

第五章 一个巨大的怪圈(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学丰已经清楚,因为云峰集团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公司的资产虽然上市了,但员工的国有身份至今没有置换,基本薪酬仍然沿袭了国有企业的等级体系。除了职务原因外,已经工作一二十年的大学生,月薪也就三千左右。这样的薪酬水平,怎么能留住人才呢?

“别说了,董事长,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知道您心里很着急。”

张学丰就坡下驴道:

“是啊,公司目前的人才状况真的让我很担忧啊!说实话,搞企业,其他任何困难我都不怕,怕就怕企业丧失创新能力啊!”

李德民接口说:

“对,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根本,董事长高瞻远瞩,看到了公司发展的瓶颈。应该说,公司的人才状况早就不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了,对此我有责任。最近几年来,集团研发部门一直在嚷嚷人才不足,许多事情都是勉为其难,疲于应付。但我们一直在下大力气招聘大学生,市里组织的人才招聘会几乎每次都参加了,同时也在报纸和网络上发布了招聘信息。但情况却越来越严重,实在叫人无可奈何!”

“为什么?”

李德民与张学丰对视了一眼,垂下眼帘说: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如果高薪招聘了一个大学生,公司上百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的薪酬就得相应调整,甚至整个企业的薪酬体系都得调整。不然,就会出大乱子。而如果大幅度提高员工队伍的薪酬,公司当前的效益恐怕……”

说到这里,李德民停住,眼睛看着张学丰。

张学丰突然恍然大悟,意识到是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如果李德民此次真的用高薪招聘到一批名校大学生,不是公司内部出大麻烦,就会在业界闹大笑话。因为公司目前的效益,别说给员工提薪,就是维持现在的薪酬水平、按时发放员工工资,都有点勉为其难了。

张学丰一脸狐疑地看着李德民,问道:

“什么原因?按理说,现在的大学生并不稀罕了,大学扩招了这么多年,现在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怎么会招不到人呢?”

李德民说:

“其实,也不是招不到大学生,而是企业需要的大学生招聘不到,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招到。即使招了进来,也留不住。主要原因,还是上面说到的两条。一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到三线城市工作,二是嫌待遇太低。即使来了,也是把企业当成客栈或者新兵训练营一样。

“哦,我最近统计了一下,近几年来公司前前后后招聘的大学生也不下百人,可留下来的,也就是在公司工作满两年以上的,还不到10%。实际上,面对这种状况,许多企业现在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录用大学生,能留就留,留不住就拉倒……”

既然不能大面积提高员工待遇,是否可以单独对新聘用的大学生实行高薪呢?想想,显然不行。因为如此一来,就会使绝大多数员工心里失去平衡,感觉受到了歧视,必然提出一视同仁的要求,就可能出现罢工、集体上访,甚至以更极端的方式给公司施压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整个企业就乱了。搞得不好,张学丰自己就得滚蛋。

在此情况下,唯一的善后办法,就只有违背承诺,让新聘用的大学生与公司的老员工同工同酬。但如此一来,大学生必然会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不仅会拂袖而去,而且会到处毁誉云峰的形象,使云峰集团成为业内的一大笑柄,后果更加严重。

想到这里,张学丰便感觉到后背凉飕飕的,心里庆幸李德民处事谨慎,一股感激和歉疚之情油然而生。张学丰动情地说道:

“老李,不好意思,是我错怪你了,刚才……”

李德民连忙打断张学丰的话,诚恳地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