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命韵 > 第二十五章 分道扬镳伤别离

第二十五章 分道扬镳伤别离(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特别是一些都市类报纸、娱乐频道的记者编辑,更是已经沦落到了有奶便是娘的地步。它们不讲社会责任,只讲经济效益,只要能够引起轰动效应,就把新闻的真实性、严肃性丢到了脑后。这些也是事实。

如此一来,在座的记者编辑们的心情能好起来吗?就说沈洁茹吧,听着唐怀远沉重而严厉的声音,她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封口费事件”出来后,震惊之下,沈洁茹的心里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耻辱感。她实在没有想到,在这个以曝光丑恶、揭露腐败、批判虚假、追踪真相、报道事实为己任的群体中,竟然也会有人干出接受贿赂封杀新闻真相的事情。

虽然在这个事件中,犯科的大多数是假记者,但沈洁茹认识到,即使其中只有一个真记者,也足以让整个群体蒙耻。试想,今后谁还会相信记者,相信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公正呢?

与此同时,沈洁茹的心里也有一种深深的委屈感。

然而,刚刚当上记者没有两天,网上就爆出了一个所谓的“封口费事件”。看完相关报道和评论,纪小川惊得目瞪口呆,刚刚获得的一点荣誉感和自豪感顿时跑了一大半。他没想到,新闻记者,这个被世人称之为公平、正义和良知化身的群体,竟然也会发生出卖职业良知的群体性弄假丑闻。一时便想,自己千辛万苦、矢志不渝投身的这个行业,是不是已经污浊不堪了?

然而,对于这个所谓的“封口费事件”,许多资深记者却是另外一种心态。这一点,从云滨日报社《云滨晚报》新闻部副主任沈洁茹的情绪中就可见一斑。

每个周二,本是云滨日报社例行的政治学习时间。通常,参加学习的人员,包括日报和晚报的领导,以及记者、编辑和机关工作人员。但今天的学习有些特殊,显得没有往日轻松,整个会场的氛围显得很沉闷,除了党组书记唐怀远的讲话声,几乎听不到其他杂音。

此时,云滨市已经进入盛夏时节,空气很闷热。分别摆放在会议室四个墙角的四台大功率空调正呼呼地往外冒出冷气,但人们仍然感觉脸上有种发烧的感觉。这是因为,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学习市委宣传部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职业修养,整顿报道作风的通知》。

在座的记者和编辑心里都明白,市委宣传部的这个文件,主要源自不久前媒体披露的一个新闻事件。那个事件,起源于一起矿难,主要事实,是矿主为了隐瞒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实际情况,躲避处罚,而向闻讯赶来采访的记者们发放红包堵口,封杀新闻真相。

因为“封口费事件”被揭露后,网民的声讨,并未限于犯科的记者,而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把矛头指向了整个新闻群体。一夜之间,这个群体也仿佛由为人们称颂的淑女,突然变成了因奸情败露而为人所不齿的荡妇一般。

而特别让人感觉恼火和窝囊的,是无辜受累,辩无处辩。如同一起奸情败露后,男人们看周围所有的女人,目光都会有些怪异。潜台词不言而喻,他们在怀疑所有女人的贞洁。此时的女人,却不宜申辩自己的清白。因为越表白,越申辩,只能让男人们产生更丰富的联想。

虽然这个比喻也许并不恰当,但在沈洁茹的心里,却始终摆脱不了这种感觉。

正是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整个下午,沈洁茹都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对于党组书记唐怀远的讲话,她是一个耳朵进去,就直接从另外一个耳朵中流了出来,没有听进去几句。笔记本上记录了什么,也许事后她自己也无法完整地把那些速记符号翻译出来。

正感到百无聊赖时,放在条桌上的手机震动了两下,来了短信。沈洁茹伸手拿起手机,一看屏幕,信息是蔡文凯发来的。内容是:晚上一起吃饭,高开区林隐酒店8号包厢。

事后,记者接受红包的事情被网民披露,引发网络热议,群情一片哗然,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整个事件,后来被被媒体称之为“封口费事件”。

按理,这个事件,只是一个个体事件,与在座的记者编辑毫无关联,在座的人没有必要戚戚然。但事实是,这些一向处事超然洒脱的记者编辑们,却实在洒脱不起来。

实话说,这个所谓的“封口费事件”,真的让在座的记者编辑们很是无语。在他们的心里,往常那种对职业的神圣感、崇高感、使命感、荣誉感,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不少。

因此,他们既愤恨那些同行没有骨气,不知轻重,竟然会为三斗米折腰,弄出了这么大的响动和麻烦,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同时,对于网民不加区别地责难整个新闻从业群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也颇感委屈和不满。

但扪心自问,他们也不能不承认,正如市委宣传部在通知中指出的,如今的媒体,其社会责任感确实比以前淡薄了许多。虽然这里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像“封口费事件”中那些同行闹得那么出格,但违反新闻从业纪律,有悖新闻职业道德,接受小恩小惠,以致笔下留情、添枝加叶、锦上添花、小题大做、危言耸听的情况,并非全然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