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命韵 > 第八十九章 灵魂穿越时空

第八十九章 灵魂穿越时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其功用绝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它可以跨越历史和种族的隔阂,消除现实的敌意,弥合心灵的伤痕,给读者以震撼和思想的启迪。

历史经验表明,西方国家是在经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后实现富强繁荣的。而西方的学术,则是西方国家实现兴旺与扩张的基础和重要工具。

正如雅斯贝斯所说:世界历史从1500年至1830年的这一段时期,在西方是以其大量特殊的个性、不朽的诗篇和艺术作品、最深层的宗教动力以及在科技领域的创造而著名的。由此可见,文化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

谁都知道,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总是磕磕绊绊的。表面上看,双方的纠结,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但在深层次上,其实还是价值观的碰撞,是意识形态之争的翻版。

在西方世界的眼里,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必须遵守西方的价值理念前行,摆在非西方国家面前的发展路径,只有两条可以选择:要么跟着他们走,要么守着贫穷、落后和混乱。但中国的迅猛崛起,无疑打破了这一逻辑。西方的烦恼,就在于他们正在丧失对中国的话语权,是一种失落感的表现。

应该说,下定这个决心,纪小川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实际上,从踏进大学校园,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那一天起,纪小川就突然发现,现实社会就如同是一个万花筒,在他的眼前呈现出色彩斑澜、景象万千的景观,让他感觉好奇和神秘,产生了浓厚的探求兴趣。

从那时起,纪小川就在视野所及中广泛地去认识、去感知这个社会。他曾经是那样的兴奋、激动、骄傲和自豪过,为中国经济、科技、国力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

然而,渐渐地,纪小川变得忧虑起来。因为他看到了、感觉到了,在一片繁荣兴旺的背后,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许多让人不满、厌恶、失望、忧虑和痛苦的现象。这种现象,正在形成巨大的破坏力和社会危机。

这些年来,纪小川读过不少当代文学作品,但让他感觉值得珍藏的作品寥寥无几。大多数作品,不仅艺术性不足,有粗制滥造之嫌,而且内容低俗,风格颓废。中国的文人,不是深陷在历史的长河中,沉醉在穿越、重生的梦境中,就是沉迷在男女的情感纠葛中,一味地超然于现实之外。一股颓废的文风,沉重地笼罩在中国文坛之上。

但让纪小川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些浅薄低俗的文学作品能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而一些严肃优秀的文学作品,反而会被市场冷落和抛弃呢?这种现象,究竟是人们的欣赏水平在降低,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了,严肃文学作品真的就不合时宜了呢?

纪小川认为,中国经济起飞之后,更需要有文化的繁荣。中国崛起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要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应该体现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中国未来的发展,既需要理论和观念指引方向,也需要精神源泉和智力提供支撑。

呆呆地想了一阵,一阵睡意袭来,纪小川脑袋一歪,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漫天乌云中,狂风怒号、大雨如注。

而现实题材的作品中,虽然反腐类作品、官场类作品中也不乏可读之作,但这些作品给予人的,更多的是颓丧、失望和无奈。在这类作品中,充斥着权力倾扎、权钱交易、权色共舞、奢侈腐朽的场景,整个社会似乎成了无官不贪、无吏不腐、黑社会横行、暗无天日、民不聊生的世界。而那种能够震撼心灵、振奋精神,让人热血沸腾的作品,几乎难觅踪影。

受此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颓废、萎靡、冷漠和空虚。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竟然把某些文学作品中的有关章节,纳入了所谓的“权利学”选修课。

纪小川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许多文人,在金钱、名誉、地位、世俗面前,已经被逼良为娼了,表现出了强烈而鲜明的功利色彩。他们的作品,简直有污“作家”的称号。

“作家”是什么?这是一个不言自喻的问题。

可当代的中国文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忘记了文学作品承载着塑造社会良知和公德、抚慰人心的使命,剔除精神垃圾、扬善去恶的社会功能。忘记了文学的功利性,影响的不仅仅是文学,还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探求和创新精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