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唇枪(第1 / 3页)
“还不是妹妹以前的事。”小黄氏抢先答道。
“慧儿?你就是慧儿?”这是,宁振铎却已经大步近前来,看着慧娘。
“是……我是慧儿,慧儿见过舅舅!”看着舅舅那激动如孩子般的模样,慧娘禁不住眼圈眼圈微红。
这一世,她是绝不会允许那诸多的遗恨重演……
“好……好,慧儿,长这么大了,那年见你,你才四岁,和这个一般高,连舅舅都不太会叫……”宁振铎一边说着,一边指指屋角案几。
“什么四岁,舅舅,那时我才两周多,不会叫舅舅也不新鲜呀。”这话却说得慧娘有点不好意思。
慧娘的目光落在那匆匆进屋的中年男子身上——
白净、微须,五官与母亲十分肖似,身上的石青云缎朝服衬着挺拔的身体,颇有几分气势,很是俊美威严的一个中年男子。
这就是她的舅舅?只是与她记忆中那个苍老病弱的形象实在不相。
慧娘不由得开始努力前世有关这个舅舅的事——
隆化十年,冀川西部大旱,民不聊生,盂县黄村镇大户宁振铎倾家献粮,被破格提拔为盂县仓使,秩正八品。
小时候她比别人说话迟,舅舅说的正是外祖父过世母亲回来奔丧的那年。
“呵呵……是啊,不新鲜。”宁振铎被外甥女那羞臊嘟嘴的模样逗笑了,不由得又想起妹妹小时候。
“老爷,快坐下喝杯茶吧,也让慧姐儿喝口水,刚刚慧姐儿正和我与母亲聊得口干舌燥呢。”就在舅甥俩其乐融融之时,有个声音插了进来,正是小黄氏。
宁振铎闻言也就不再与慧娘聊,转身给老黄氏行礼,然后宁玉娘三人也上前给宁振铎见礼。
“刚刚你们都聊了什么?”宁振铎坐下来,一边喝着小黄氏亲手递过来的茶,一边问。
隆化十八年,也就是姐姐自尽母亲病重的那年,再逢冀川西部再次大旱,盂县仓使宁振铎却因私开粮仓放粮周济流民而遭收监贬谪。
真是成也粮,败也粮!
她与舅舅在上京途上相见的那一年,正是舅舅被罢官的第三年。
只可惜,这些都是在舅舅死后她才听董妈妈家人说的。
那时才觉她深深误会了舅舅,如果不是舅舅那时也出了事,就是母亲和舅舅之间再有隔阂,她想舅舅也不会放任母亲病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