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程家埠有古时货 大枣树下是古董窝(第1 / 3页)
村小学王校长退休时,把没收小学生的一大堆小玩意儿用破报纸卷巴卷巴塞进铺盖卷里,回到县城以后陆续出了手,最后居然用这些钱买了一幢上下两层的楼房。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彼时,村人们只知道铜贵重,比铁器每斤要贵上三四毛钱。每年腊月二十左近,年前的那次扫屋除尘,打扫出来的玩意儿都打发孩子提溜到废品收购站卖了,换了鞭炮。
到程家埠收购文物的人多到腿碰腿,就连各家的鸡窝子门也不知被多少人看了摸了多少遍。
南方山人小老邓儿,嘴里邓程不分,愣要攀亲家认祖归宗。不管村人们当面背后数说他些什么,总是不急不恼,毅然找了处闲房,驻扎下来。
五七年挖修埠东的那座水库,发掘出了陶盆陶壶,经考证被命名为“程家埠文化”。南方山人小老邓儿冥冥之中认定在程家埠要发财。
三
“好景儿唻,都让小老邓儿给办了。”
程九石他爹程山,在敲着梆子沿街卖豆腐时,远远看到那么多姑娘媳妇,围着南方山人小老邓儿,在路过大枣树下车子铺门口时,对着门里头喊了一嗓子。
枯坐在车子铺里的程经阔程喜洋几个老头儿,这才醒过神来:小老邓儿这两天没来、程喜洋的买卖零落,原因在此。
从家谱上看,程家埠建村也就四五百年的样子。建村以前这里原本是个什么状况,没有记载,但从村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看,可够玄幻的。
南方山人会踩地。村人们在埠上开洞采石、挖地瓜窖子,常常能挖掘出南方人埋在这里的骨灰罐子。程经阔的爷爷,在直上直下一条线的杂石土层中,断断续续挖出过七个骨灰罐子。这说明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七个人,都看好了这穴地,把他们祖先的骨灰罐安放在这里,期求后人将来发达。
南方山人小老邓儿要在程家埠常住沙家浜,会不会是他祖上留下遗嘱,要他回到这里来找寻什么?
以程经阔为首的程家埠人,心存疑问。
外来人进村,十个里面有九个是收古时货儿的。他们满村里转来转去的,逮住人就缠着问古时货儿,程家埠人都烦了。有愿意搭腔的,就会指指大枣树:“村里就那么几个真正的古时货儿了。”
收古时货儿的信以为真,赶来一看:几个老人大枣树下晒太阳。
有几处名头响亮的遗址:将军院、太子读书屋、公主坟等等。因为距离那座著名的西汉康王墓地不是很远,所以虽地处偏远深山,对于这些响亮名头,也从来没有人摇头表示不相信。可是,历代的县州府志没有记载,又使真实性大打折扣。
程孟尧、程良新这些五十岁以上的人,对那些堆放在埠东坡义地里的汉白玉雕刻的石翁仲、石马、石狮子都有记忆,比照电脑上的汉代石刻图片,活脱脱一个模子搕出来的。
幸运的是,六几年都作为盖房子的地基基座,被凿成了方方正正的砖石大小的石块了。好歹还算留在了程家埠,没有像那座埠一样,遭遇了不知去向的命运。
他们叫古董做“古时货儿”。
小孩子拿着小锡马、小铁蚂蚱等各式各样的小古时货儿不当回事儿,随便地玩耍,弹玻璃蛋赌输赢。只是还知道比玻璃蛋贵重一点儿,一个小锡马换三个新玻璃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