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鸡鸟通人道 永生成大神(第1 / 3页)
妯娌们在一起提起这事,永生娘解释说,我拿着小鸡端详,永生就从我手里夺走了,谁知孩子就拿回家了呢!
小时候,肉呼呼圆滚滚胖墩墩的程永生,一手拤着一只小鸡,“跩呀跩呀”地跑回家的情景,好可爱,程经阔至今还记得。
南方山人小老邓儿经常听到程经阔表扬人,尤其是经常表扬年轻人。程之举除外,小老邓儿从没听到过他表扬程之举。小老邓儿想象得出,程经阔年轻时不会这么殷勤地表扬人的。
因为是“赊”的,价钱又基本公道不太用讲究,况且秋后付款,给娘们儿感觉是来日方长,故,买卖兴旺。
赊小鸡的摊儿就摆在程永生家的胡同口,永生娘撅着屁股挤在一群娘们儿之间挑选着小鸡。永生当时三岁的光景,长得肉呼呼圆滚滚胖墩墩。小家伙钻在娘的腿胯下,从娘手里抓过倆小鸡,一手一只,转过身来,拤着小鸡的俩小手挡在胸前,生怕被人家赊小鸡的看见,跩呀跩呀地跑回家放下,再跑回来,周而复始地重复着。
小胖墩不知跑了多少趟了以后,赊小鸡的瞅着笸箩里剩下的小鸡只数,眼睛直了:成交的买卖四家四十只,总共是一百只,剩下的却不到二十只了,四十只小鸡没影了!
赊小鸡的盖上了鸡笼子,宣布不赊了,蹲在地上抽起了闷烟儿。
婆娘们仨仨倆俩地散立着,和赊小鸡的一样,等待着找答案。小永生把头歪靠在娘的胖腿上,昂着头朝着娘“嘁咪嘁咪”笑。
十七
泄底就怕老乡亲。
正像程经阔年轻时的那些荒唐事,至今老头儿们还在念叨一样,在看着你长大的老人们眼里,岁数再大,你也还是个孩子。小时候做得那些业,在你给老人们敬烟点火的时候,可能他们脑子里正浮现着呢。
一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
小时候两帮孩子们扔石头开火,程之举就是个挎着筐子捡小石子提供弹药的,递给程永生、程永倩他们射击。程永倩还时常骂骂咧咧,嫌程之举捡来的石头不圆溜,像瓦片,扔出手去不走正道,摔不进敌人阵地里去。
大家枯等了两袋烟工夫,奇迹出现了:从永生家门缝里跑出了小鸡!开始是一只两只、三两只,后来是一小群、一大群。
人们面面相觑。永生娘只是愣了那么一小会儿,立马拉起永生“吽哧吽哧”地把小鸡们赶回家去。
人们又是面面相觑。赊小鸡的肚里知道这就是自己的那四十只小鸡,嘴上却说不出。你如果说是你的,你叫叫它们答应吗?你有什么证据断定就是你的?这些话在刁婆娘们儿那里是张嘴就来,不需要经过大脑缜密思考的。弄不好反咬你诬人为盗,厮打起来,秋后的赊小鸡款项也进不得这个村讨取了。
赊小鸡的一言不发,把烟袋锅子朝鞋底子上磕了磕,收拾好鸡笼,夹着自行车溜溜走了。
秋后,赊小鸡的一进村,永生娘远远地迎上前去,“嘁咪嘁咪”笑着,把四十个小鸡钱如数递给了他。赊小鸡的无语,点点头笑笑把钱装好。
偷向日葵,程吉安就是个望风的,趴在墙头上探头张望有没有大人们走来。
程之举掏出七分钱一把的那种削铅笔刀,“吱咯吱咯”锯割向日葵的盘子头。
程永生则是干巴流利脆,抬脚踹倒向日葵竿子,连头带秸杆扛肩上就麻溜地跳墙而跑。
程经阔看到了这一幕,咳嗽一声,干跺脚不跑,吓唬他们,心里却觉得程永生这小子有大将风范,将来能成把角子。那个“吱咯吱咯”用小刀锯割的程之举,不行。
赊小鸡的来了,“呼”地一群娘们儿就围了上去,七抓八拿地挑选着。看看小鸡的毛色、端详端详是公是母、望望小眼睛亮爽不亮爽、放在另一只笸箩里跑一跑,观察一下两肢运动是否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