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4 / 5页)
苏德战场上捷报频传,对于此时的希特勒及德军高级官员来说,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与激情。
比如,德国总参谋部的乐观主义,便可在哈尔德七月四日的日记的大肆吹嘘中可以反映出来:“我坚持认为俄国战役在两周之内已经打赢,大概这不是夸张。当然这不是说战役已经结束了。”
至八月六日,德军顺利攻占巴库城,将这个苏联最重要的油气中心掌握到了手里。由于土耳其有铁路与巴库相连,从此以后德国就可以通过欧亚铁路得到巴库油田生产出来的源源不断的石油,比起还需要建设铁路才能得到石油的利比亚油田及埃及油田,方便快捷并实惠得多。
希特勒欣喜万分,下令嘉奖维尔纳.冯.布隆伯格元帅,目前德军土耳其集群,正在做短暂休整,然后将顺着黑海及里海沿岸北上,攻向顿河下游、北高加索及克里米亚地区,策应南方集群的进攻。
与以上三个战区相比,局势最为复杂的,是处于正面的西线战场。
明斯克会战失败后,叶戈罗夫率领突围的十余万军队,退守斯摩棱斯克地区,七月十一日,德军从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罗加乔夫一线发起进攻,以第三和第二装甲集群主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钳形突击,以部分兵力向大卢基方向和罗斯拉夫尔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第九和第二集团军随后跟进。
十四日,苏军在叶戈罗夫统帅下,一部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收复罗加乔夫和日洛宾两市。十六日,德军在航空火力支援下,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奥尔沙,二十日占领叶利尼亚,二十三到二十五日,苏军以四个集团军级战役集群,向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向心突击,第二十和第十六集团军主力乘势突围。
德军的预定计划是:
坦克第二集群从图比齐夫斯克以西渡过杰斯纳河向南挺进,直插基辅后方的罗姆内;第二集团军从戈梅尔向南运动,掩护坦克第二集群的右翼;坦克第一集群则从第聂伯河河湾上的克列缅丘格向北进攻,与坦克第二集群在罗姆内和洛赫维察地区会合,把第聂伯河西岸的苏军切断在大河曲一带;第十七集团军负责把苏军牵制在切尔卡瑟以北第聂伯河河湾,同时掩护坦克第一集群的左翼;第六集团军向东,渡过第聂伯河,进入基辅,并开始围歼这批苏军重兵集团。
七月二十一日,希特勒正式下令:加强苏德战场南北两翼的攻势,并从北、南两面沿第聂伯河东岸对方面军进行深远迂回。德军统帅部打算通过深远的正面突击和随后的翼侧突击,把苏军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相对孤立的战略集团。
在德军调兵遣将的时候,苏军依然积极组织突击,以粉碎德军的进攻。
七月十九日到二十九日,苏军第二十六集团军企图进行一个战役来破坏德军坦克第一集群的包围机动,但仅阻住该集群数天,随后在德军突击下亦被迫退却。
二十六日,德军从东面封闭斯摩棱斯克合围圈。
次日,苏军莫吉廖夫集团被歼。
三十日,苏军在西方面军后方组建预备队方面军,以掩护莫斯科方向。同日,德军奉命转入防御,进行休整补充。
八月五日至八日,苏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和罗斯拉夫尔集团先后被歼。九日,德军为消除右翼威胁转而南下。
由于当面德军兵力骤减,叶戈罗夫正在准备一波反击行动,以打垮斯摩棱斯克地区德军构筑的防线,收复斯摩棱斯克及东面的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
八月三日,德军以两翼突击在乌曼地域,合围了苏军第六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
八月八日,“乌曼口袋”被消除,德军俘虏了十万三千多名苏军,其中包括第六集团军司令穆济琴科中将和第十二集团军司令波涅杰林少将,德军缴获三一七辆坦克、八五八门火炮,战斗行动在这里一直延续到了八月十三日。
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在八月上半月成功地击退了德军重兵集团为攻占乌克兰首都而从西南实施的强大突击。德军突至基辅近郊茹利亚内、梅舍洛夫卡。但是,苏军实施的反突击,使沿筑垒地域外层围郭的战线在八月十五日前几乎完全恢复。基辅市民及附近居民,根据乌布中央、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乌人民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城防司令部。短期内,有二十万基辅人被迫加入城防部队。
就总体战略态势而言,德军行将对基辅完成合围,苏军已经处于一个极其不利的状况。在此期间,朱可夫多次向斯大林建议撤出基辅的军队,均遭到拒绝。
外高加索方向,维尔纳.冯.布隆伯格元帅率领的土耳其集群,作战更是无惊无险,一切顺利。由于初期苏军主力大多在波斯边境地区,准备在德军入侵波斯及伊拉克后,趁机捡漏。结果,德军进攻的方向是苏联外高加索地区,导致苏军无法及时完成兵力的集结,被德国人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