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朱厚熜不是猴子(第3 / 4页)
夏言看了看对方,十几岁的样子,稚嫩如青葱。夏言倒是不认识杨博,可他带着首辅大人的名帖前来,夏言怎么敢怠慢?
“大明上国,无所不有,海外蛮夷除了会添乱,就没有别的本事了。更何况当下顺天清丈田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何能随便分心他顾?”
“干脆废了市舶司,不许蛮夷上门,我们专心清丈,行王道,安抚百姓,这才是正办!”
夏言的这番话,引来了同为言官的集体膜拜。
“夏兄,你说得太对了,这一次就由你带头上书,大家伙都追随着你!”
很快,夏言就在六科得到了数十人的支持。
他杀气腾腾,直接预言道:“陛下,臣以为接下来应该看的是朝中诸公是何反应,若是他们鼓动海禁,必定居心叵测!”
朱厚熜思忖片刻,认同了王岳的判断。
“传朕的旨意,等正月十五一过,所有人立刻上朝,最先要讨论的,就是倭患!告诉群臣,要给朕建言献策,看看到底该如何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倭患!”
……
朱厚熜的旨意传达下去,内阁也立刻给在京官吏提出要求,尤其是兵部,六科,都察院,让他们拿出办法。
他面色红润,仿佛跟喝醉了一样。
“承蒙诸位同僚错爱,夏言必定仗义执言,让天子废除市舶司,请诸公静待好消息吧!”
夏言吹了牛皮之后,返回家中,他特意烫了一壶酒,在酒精的刺激下,他激扬文采,运笔如飞,滔滔文章,从笔尖儿流出。
正在他写了一半,突然有人来拜访。
“夏大人,晚生杨博,拜见大人!”
朝廷问策群臣,群臣自然讨论激烈。
很快,在京中一种声音占据了主流。
之所以有倭寇作乱,祸及百姓,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市舶司,只要关闭市舶司,不许蛮夷过来,大明自然可以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甚至有人干脆提出了建议,废掉福建和浙江的两处市舶司,只留下广州一处,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包括帝党成员夏言在内,居然都是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