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 / 2页)
不等贾琏追上去,就有林如海派来的小厮送上当朝律例。
卫若兰在这一个多月里可没闲着,他不确定没有林如海替荣国府偿还欠银,贾元春会不会被封为贤德妃,但不是有别的后妃吗?他料想省亲一事必定会发生,想到江南的园林甲于天下,他拿出自己随身带来的三万两积蓄,又向林如海借了五万两银子,加上林如海另外投的十万两份子,在林如海的帮助下,母亲陪嫁里地处江南的掌柜庄头等仆从顺利采买了许多香木奇石绫罗丝绣等精巧奢华之物,打算运回京城,等到诸后妃娘家建造省亲别墅时卖出。
贾琏想着林如海的话,压根想不起林家的家业,翻看完当朝律例,心中惦记着有人挑唆凤姐放印子钱和包揽诉讼两件事,火速修书一封,派心腹小厮昭儿赶回京城找凤姐。
展眼月余,林如海终于看完了八十回红楼梦,另外卫若兰又在原先默写的红楼梦里夹写了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注给林如海看,也跟林如海说了些学者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分析,让他更加清楚明白黛玉的命运。
林如海得知后,轻轻一叹,贾琏还不算太糊涂,但愿他们夫妻俩日后能聪明点儿,了解到律法之厉后,不再做违法之事,既救了别人的性命,也救了自己的性命,或许在荣国府也能照应黛玉一二。至于离间了贾琏夫妇和贾政夫妇一事,林如海半点都不觉得愧疚。
贾琏一呆,脱口道:“什么管家?”
见林如海行此大礼,卫若兰吓得赶紧闪开,伸出双手扶住林如海,诚惶诚恐地道:“林大人对晚辈有教导之实,乃为师者,晚辈如何敢当大人的大礼?大人快别折煞晚辈了。”他从林如海处学到了很多亲生父亲没有教导自己的东西,心里着实感激。
林如海打量他片刻,笑道:“常听人说,贤侄在叔叔家帮忙料理庶务,做的不是管家之事又是什么?二内兄既有长孙贾兰,又有嫡子宝玉、庶子贾环,上学读书,那才是公子哥儿做派。不过,我有些疑问,大内兄袭了岳父的爵位,怎么荣国府倒成了二内兄的家?”本来他和贾政的来往比和贾赦的好,原先觉得他谦卑厚道,有祖父遗风,看完话本和旁人对贾政的评价,他才了解到自己当真识人不清。
这日接到祖母的书信催他回京,想到自己离京已有大半年了,卫若兰忙向林如海辞别,林如海听了他的来意,忽然挣扎着下床,对卫若兰深深一揖。
贾琏觉得头顶上似打了个焦雷,轰去了己身的三魂七魄,死死地盯着林如海,咬紧牙关道:“姑父此话从何说起?荣国府几时成了二老爷的家?”明明他才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孙!
卫若兰把话本都默写给林如海了,对于这等小事自然满口答应,况他确实急需银钱,祖父留给他的财产多是地亩商铺器物,银钱不多,他想到自己用钱的时候父母定然不会给他,为了日后不用囊中羞涩,此时投入的银钱多,来日得到的利润才会更加丰厚。
林如海扶着茶几慢慢坐下,呷了一口冷茶,慢条斯理地道:“世人都这么说,我也这么听着罢了。难道不是?听说,府上当家做主的是二老爷、二太太,住在荣禧堂里头,人称老爷、太太,大老爷、大太太住在东边马棚后头,人称大老爷、大太太,谁是一家之主不是一目了然?将来整个荣国府都是宝玉的。贤侄也不过是个管家,贤侄媳不过是个管家媳妇,管些鸡毛蒜皮得罪人的小事,半点主儿做不得,连库房的钥匙都没摸着,或者赶明儿有人挑唆着放印子钱,拿着贤侄的帖子替人包揽诉讼,赚取大笔银子,等贤侄两口子背负上几条人命获了罪,府上的嫡子可不就是只有宝玉了?竟是让旁人如意了。难道,这些都是我听错了?”
事到如今,林如海已无人可信,既然卫若兰将如此重要的话本赠送自己阅看,自己也唯有信任他这份侠义之情,给黛玉留一条后路。
牵扯到宗祧和爵位,贾琏早就听得浑身颤抖了,想到府中现在的局面,想到宝玉的受宠程度,他几乎是立刻就相信了林如海的话,这一番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自己真的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正欲细问,却听林如海召来门外伺候着的小厮,扶着自己回房歇息去了。
却说目睹话本中黛玉之一生,林如海每逢午夜梦回之际,总是忍不住老泪纵横,故此在卫若兰做此事时倾力相助,借给卫若兰的五万两银子和他投的十万两份子是为了留给黛玉,但他并不打算让卫若兰卖出后就把这笔银子交给黛玉,而是数年后出阁时让黛玉凭借据和票据从卫若兰手里取出,免得落入荣国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