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 / 3页)
卫若兰先是不解,然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了,点头笑道:“如此甚好,我也觉得梧桐更好,偏生老明公说日边红杏倚云栽,寓意好。”
夫妻商议妥帖,贾琏次日便去查探消息。
忽然另外一个心腹小厮骤雨从外面走进来,道:“大爷,妙真师父有请。”
凤姐抚掌一笑,道:“好得很,我心里正盘算着呢!林妹妹好为人师,那一年香菱住进园子里,那么个身份地位,想学作诗,林妹妹都用心教导,何况亲侄女儿?林妹妹才教了香菱多久,香菱就成了诗翁,咱们姐儿未必就逊色了。且不必急着送巧姐儿去,我好生预备几色束脩礼物,亲自带着巧姐儿去林妹妹那里拜见先生。”
卫若兰摸了摸手上的金刚石戒指,脸上笑容加深三分,他如何不明白黛玉的心意?自己送戒指给黛玉,以示永恒之心,黛玉特特回送戒指,亦示此心。低头忽然看见腰间才换没一个月的扇套,彼时乃夏末秋初,黛玉做的扇套也不得再戴了。
贾琏听了,极赞她懂礼。虽然比起女儿,他更看重新生的儿子,但之前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疼了这么些年,自然盼着她学得黛玉几分品格儿,将来也不会叫人小看。
疾风笑嘻嘻地道:“小的并不是笑这个,只是觉得这样的戒指大爷戴着十分好看。”
妙真知卫若兰自小就比别人刚强些,不再过问此事,反而问聘礼准备得如何了。
凤姐道:“怎么不恼?嚷着心口疼,接连好几日不叫我在跟前伺候了,倒是珠大奶奶兴头得什么似的。亏得老爷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等老太太知道,赖家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
卫若兰感激地道:“母亲放心,儿子缺了钱,定然来问母亲要。”话虽如此,唯他自己清楚不会向妙真伸手要钱,他预备聘礼、重修宅园等都是量力而行。
贾琏笑道:“不管怎样,抄了赖家,还了咱家二十几万两银子的欠银,总算减轻了几分罪过。亏得建园子时我留了心眼儿,劝住了老爷。当时府内库里银子不够,各房都不愿意出银子,就有人提出向国库借钱了,若借了,少不得落在老爷头上。都说自己没钱,没钱不也建出了这么大一个园子?老太太觉得宝玉家吃了大亏,越发一心一意地贴补他们。”
妙真听完,道:“如此甚好,若钱不够,只管来告诉我,我手里那些庄田商铺年年都有进项,我自己花得不多,都留着,将来都是你的,早给你晚给你都一样。花卉草木我这里也有许多,分送了不少与人,明儿修园子移植些好的过去,也能省一笔花费。”
凤姐又想起一事,道:“我合计着,咱们手里的钱不如置办几个庄田,将来连同我陪嫁的房舍庄田一起挂在林妹妹的名下充作嫁妆,二爷觉得如何?有了庄田年年就有进项,总比银子放在手里发霉强,将来不知道怎么样,只有这一项稳妥。”
不妨叫卫若兰看见了,笑骂了一句道:“猴儿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那凤凰儿向来是饮清泉、食竹实、栖梧桐。”
贾琏想了想,赞同道:“有道理,咱们手里有三四万两银子,除了给林妹妹做压箱钱的一万两,下剩三万两,很能置办几个大庄子了。”
疾风站在下面,瞅着卫若兰手上的戒指抿着嘴笑。
凤姐道:“既如此,二爷留些心,趁着咱家还赫赫扬扬的,拣好田弄几处。”
凤姐露出一丝讽刺,道:“老太太偏心如此,外面谁不知道?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都预备给宝玉留着,也不想想,送她老人家上五台山的,你才是头一个!”近来经历种种,凤姐也对贾母的偏心大为不满。虽然贾母疼她,也不过是她比李纨伶俐嘴巧些,没见贾赦才做了这么一件事,就对自己甩脸子。
卫若兰心中一暖,含笑道:“母亲不必担忧,儿子手里的钱够使。这些年儿子一人一身,又无甚大的开销,花费极少,年年进项累积下来,数目不小,尽够了。这回重修园子,并未十分耗费,无需古玩陈设,先前的山石竹树花木砖瓦栏杆等物拆了依旧能用,儿子手里的铺子又经营这些生意,东西不够就从铺子里拿。”
贾琏安慰道:“横竖都这样了,多思无益,倒是想着咱们的大事要紧。四妹妹如今住在藕香榭里守孝,林妹妹未免清闲些,你看咱们送巧姐儿过去给林妹妹作伴如何?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不拘能学到什么本事,总比跟着你我强。”
卫若兰忙收好图纸,敛下心思,前往道观,刚见到妙真便听她说道:“听说你要重修宅园,请了山子野筹画起造,想来耗费不低,手里的钱够使不够?你先前捐了那么十几万两银子,分家时因先还了欠银,下剩也没分到多少,还得预备聘礼等物,怕是手里早就没钱了。”
三春姊妹尚有先生教导功课,到巧姐儿这一辈,许是只她一个姐儿的缘故,压根就没见府里安排她上学,如今早过启蒙的年纪了,贾琏和凤姐都不大通诗书,只教她认得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