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红楼之黛玉为妻 > 第31章

第31章(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太上皇的私库里虽有底下各进献之物,银钱却早被太上皇修建园林盛景耗费尽了,因此若要扩建避暑山庄、修建观月楼,就得从国库里支取银子,这也是太上皇的本意。本朝以仁孝治天下,纵使长泰帝心里不愿意,也不能违背,太上皇手里有许多权柄未曾下放,尤其是几个大营的统领都是太上皇得用的心腹,哪怕为非作歹,太上皇亦十分相护。

因纳采吉日未至,荣国府中都不曾听说此事,倒是黛玉先知道了。

太上皇禅位时国库内只有几百万两银子,那年七处天灾,粤海又接连告急,百姓流离失所,长泰帝急得坐卧不宁,这点银子压根就不够用,若无林如海之献,恐怕早已危极险极。

李明耳派小太监把贾家的打算告诉刘嬷嬷时,顺嘴提了一下史湘云的亲事。

太上皇在位时平定许多战乱,创下太平盛世,但生性奢靡,喜下江南游山玩水,官员借银便高达千万余两,亏空更是不知凡几,兼年老仁慈,导致吏治腐败,多是既贪且懒之人,每逢事故便左右推诿。长泰帝深恨久矣,只能暗中在要紧处安插心腹,面上尚不能大力整治。

卫若兰一呆,正欲说自己无所求,忽然想起一事,敛容道:“微臣恳请婚姻自主之权。”

卫若兰大吃一惊,锦乡侯之子不就是韩奇?

显然,长泰帝也沉得住气,心中虽然不满,面上却对太上皇恭敬顺从,下朝后笑对卫若兰道:“朕不白占你和静孝的好处,静孝那里朕自有赏赐,先问你想要什么。”

没想到自己不愿结这门亲事,保龄侯府竟然和锦乡侯结亲了。

和年纪老迈的太上皇相比,卫若兰更愿意效忠朴素、刚直且励精图治的长泰帝。

送报信的太监离去后,刘嬷嬷回房见黛玉正在出神,眉宇间隐见怒意,知道以她的傲气,着实气恼贾家在她和宝钗之间为宝玉择偶的行为。

不想,长泰帝次日早朝好容易才筹措到了二十余万两银子,雪灾之民已妥善安置,棉衣药膏已经着手料理,正舒心间,太上皇忽然传出话来,令工部支银扩建避暑山庄,须得赶在入夏前竣工,今夏好去避暑,又命在上阳宫里修建一座观月楼,以备中秋赏月之用。

按照红楼梦中的情节来看,自己和史湘云婚事是在四月份定下来的,其中得过纳采、问名、纳吉三道大礼,都得择吉日而行,耗费三四月的时间不长不短,推算一下,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提亲、应亲并择日纳采。

卫若兰隐隐约约地察觉到,太上皇和当今之间,并不像面儿上表现得那么和睦。太上皇不肯放权,亦不愿当今得民心,而当今则一心为国为民,急于整肃吏治,改革民生,不满太上皇仍旧左右朝堂,为了谁主江山,明面无争私下却在暗斗。

史湘云常常在宝钗跟前自己在保龄侯府身不由己,人品实在不好。

长泰帝不愿动用国库里好容易才攒出来的一千万两银子,他得用在兴修水利、边疆防护以及灾区百姓身上,焉能因享乐而动之?他不想因满足私欲而加重赋税,致使民不聊生。其实,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无战事,便是国库无银长泰帝也乐意,偏偏天不从人愿,须得攒钱救国。面对太上皇之旨,长泰帝无可奈何,只能动用自己私库里的银子,另外又派了廉洁奉公的心腹监工,以免中饱私囊之事出现,多费银两。

保龄侯府要真是苛待她,她如何读书识字的?又是如何养出爽朗阔达的气质?又如何和南安太妃说得上话?又如何在十二岁的年纪定下门当户对的亲事?不管是自己还是韩奇,哪个都不差,韩奇比自己还有本事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