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龙帝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冢宰,天坑在前方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冢宰,天坑在前方(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原来,大唐增加这样一条规定,读书人投宿客栈的时候,必须住上房,否则有辱斯文,客栈老板是要重罚的,除非读书人自己自降身价不住上房,当然那样的话,读书人本身也会受处分。至于没有钱,不存在的,读书人在大唐是不会缺钱的,投宿打下的欠条,地方官府是会买单的。

说是上房,可是在武重楼看来依旧是简陋的不行,不过好在他不挑房间,只要干干净净就好。可是轩辕魔石就倒霉了,这个比常人高出去一头的巨人却只能住在四人间里面,没有办法实在是没有房间了,他又不能和武重楼住在一个房间,所以没有选择。

至于说换客战,想多了,钟过集很少有外来人口住客栈,悦来居就成了独一份,不在这里居住的话,没关系,再走五十里路就可以去济州城了。

轩辕魔石体型太庞大,太特殊,可以说走到哪里都是受人瞩目的焦点,这一次,这个巨人装了个哑巴,避免了和更多的人打交道,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除了睡觉,还是睡觉。

距离宇文铛到济州还有几天,武重楼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地形,设计好杀局。不过,他却放弃了最好额猎杀机会,那就趁宇文铛从钟过集经过的时候出手。之所选择放弃,主要是,宇文铛还没有到达战场就死掉的话,对大唐军队影响太大,搞不好会全线崩盘,那样的话损失太重,这不是武重楼想要的结果。

民意,什么是民意,这就是民意,老百姓本身大多都没有文化,基本上是被乡间的孝廉士绅糊弄,而这些人才是这个国家民意的代表,他们所影响的是朝堂之外,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时刻比朝廷还要管用。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

钟过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镇,在大唐的地图上压根就看不到,可这个地方却注定要载入史册,因为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最起码,武重楼就认为这里将注定是宇文铛的坟墓,在这里诛杀宇文铛,成功的概率最大。

钟过集,这个地方真的很神奇,传说在数百年前,这里有一场洪水,当时有一口上千斤的大钟飘流而过,后来洪水退去之后,这个原来杳无人烟的地方变成了集市,所以取名钟过集,而这个地方如果从天空往下俯瞰的话,就像是一口平放的大钟。

之所以说钟过集这个地方比较重要,主要是大唐军队和东齐大军交战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粮草运送的必经之路,最主要是这里设立帅帐的话,绝对是易守难攻,是一个理想的中军大帐安置的地方。

钟过集,每逢初六,十六,二十六都是集市,平日里人烟稀少的钟过集提前一天就会热闹起来,周围几十里的老百姓都会到这里赶集,购物。这其中最重要是三个大的村子,分别是孟村,白村,黄村,这三个村子都有上千人,在那个时代已经称得上是超级大村落了,毕竟当时大部分村落都是两三百人的样子。这三个村子却是世仇,可以说基本上三五年就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械斗。至于械斗从何时开始的,是什么原因,几乎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

武重楼的想法是,先让宇文铛进入军营,指挥第一场战役,以宇文铛的能力,还要指挥艺术,基本上第一场规模不会很大,会以快攻的方式先击败东齐军队,打击东齐军队的气势,然后双方就会进入相对平和的拉锯战。

第一战,第一战大唐的军队必须获胜,最起码,武重楼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想过立刻布下杀局来诛杀宇文铛,而是选择在钟过集的集市上,多多了解地形,来提前布局。

虽然,宇文阀掌权之后,大唐开始重视文人,但是大唐军武立国的思想早就深入人心,老百姓骨子里面尚武,这也是为什么械斗总是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没有人说得清楚为什么发生的械斗,但是大家都知道近期每一次发生械斗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种械斗的持续,使得仇恨不断升级,为了避免波及钟过集,后来才对三村进行限制。

初六的时候孟村的百姓前来钟过集,而白村是十六,黄村是二十六,这样一来,明显的械斗的次数少,由此看来,大部分的械斗都和钟过集的集市有关系。

由于这里远离州县,因此老百姓所需要的物品,只能到集上去够买,采摘的草药,砍的木柴,打的猎物,种植的蔬菜,水果,粮食也只能到集市上来卖,可以说这个集市对于周围的老百姓至关重要。

武重楼到达钟过集的时候,是二月二十八,距离下一个开市还有一段时间,他很低调地来到了这里,斯斯文文的看上去像个书生,这样的装扮,在大唐哪里都受欢迎。

大唐以军武立国,并不太重视读书人,可是在诗书礼仪传世的宇文阀掌权的情况下,文人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明显的要高人一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武重楼来到钟过集的客栈‘悦来居’投宿的时候,已经没有上房了,可是老板必须腾一间上房出来,否则就会吃官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