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王寡女 第492节(第2 / 4页)
萧乾冷笑,却“受宠若惊”地回复使臣:“弟却之不恭。”
招揽了萧乾,使臣兴致勃勃地离去了,同时将蒙合的另一个旨意,传达给了苏赫。
在圣旨上,蒙合没有追究苏赫抗旨不尊之罪,也只字不提他不去攻打大理,转攻龛谷的冒进之举,甚至理由都没有问及,仿佛两个人之间,从来都没有任何嫌隙。不仅不怪罪,还在言词间对苏赫大肆褒赞,随后还派来大将合合台,送粮草若干以及精兵十万。
粮草辎重大军借道汴京时,还特地给了萧乾一些好处。
如今淮水以北的地区,悉数落入萧乾之手,淮水以南包括刚刚夺下的金州及均州等地,依旧在南荣之手。而西部地区的沔州、徽州、陇州、乾州等地,却在北勐苏赫大军的手上。形成了一个三角犄势。
宋熹夺回金州后,没有再北上,而是就地休整兵马。
萧乾退守京兆府,也没有要和宋熹决一死战的样子。
一个看似三方胶着的局势,让天下人都在观望。
就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候,一个意外的转折,却拉动了天下人绷紧的弦儿。
坑深313米,甚是想念
金州乃南荣重中之重,宋熹岂敢失之?
退到江陵府,宋熹再次开始招兵买马,不过半个,就集结了王师百万之数。?
二月初,南荣大军整肃完结,沿汉江下游长驱直入,攻打金州。
初五,南荣大军兵临金州城下,攻金州东门。历时数个时辰,未破。
二月底,北勐使臣从哈拉和林带来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是蒙合给萧乾的国书。国书上除了对萧乾讨伐南荣朝廷之举表示了充分的钦佩并恭贺他自立为王之外,使臣另外还传达了一个极有意思的信息——北勐人就敬重萧乾这种敢做敢为的大英雄,蒙合大汗愿意结交于他,并与他义结金兰,只盼同心协力,共创天下。
这就囧了。
又来义结金兰?
这大汗不仅五行缺妹,还缺弟啊?
休整三日,初六,南荣军再攻北门,扰西门,未破。
又五日。入夜,大雨。南荣军再一次从东门正面攻城。这次,宋熹亲自领兵,于战马上举剑高呼“为此一战,不破不还”,大军得令,潮水一般不惧生死,蚂蚁似的涌向金州城门。亥时许,萧乾率部来战,登城墙,遂离开,只让古璃阳草草应战。
次日卯时,南荣兵经一夜苦战,终于引云梯上得城墙,其势如蚁攻大象,连绵不绝。萧乾犹豫再三,留下精兵五千与之周旋,带其余兵马渡江退往京兆府以邓州、唐州等地驻扎。
事已至此,一南一北,终于泾渭分明。
两军以淮水相隔,两两互望,互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