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眉州十三钗(第3 / 4页)
杜若连忙道谢,道:“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帮我的,只是伯父和伯母若是知道你们填词,有没有妨碍?”
苏轼道:“还是瞒一下吧,我就用眉山吃货这四字作笔名了。”
“那我……”
苏小妹沉思起来,杜若笑道:“不如就叫鹅仙子。”
他想说“鹅黄仙子”的,又怕在苏轼面前暴露苏小妹唱歌的事,便减了一字。
苏轼却瞪大了眼睛:“原来那眉州第一高楼是你盖的,真有钱啊!”
杜若谦虚笑笑,道:“不说这个,我今天过来,是打算请苏哥哥和小妹为我新谱的曲子填词,如果填不了词,酒楼开业就没法表演了。”
“原来是填词啊,简单。”苏轼摆摆手,“几首?”
“一百首。”杜若道。
虽告诉了薛婉儿要给她一百首歌,但杜若不能全部照抄前世原歌词,原歌词毕竟和这个时代相差太久,难免有很多脱离这会百姓生活。
苏小妹冲杜若努嘴道:“什么鹅仙子?我哪里像鹅了?你快说……”
二人打闹了一番,后面杜若交代一番,和苏轼把点心吃的一干二净后,才离开。
苏轼苏小妹答应,收到曲谱后,三日内一定把词填完,他们兄妹都是通晓音律之人,抚琴吹笛不在话下。
第二天,杜若早早来到薛婉儿这里,略有些紧张的等着昨天那十八名姑娘。
而且,一百首歌风格跨度太大,曲子别人听不出什么,但杜若担心词还都是自己的话,别人一下就能看出不对劲的地方,总不能一会《相见恨晚》一会《遇上你是我的错》吧。
“什么?一百首!”
苏轼苏小妹震惊了下,杜若道:“你们帮我写八十首就行,只需要填白话词,押韵脚即可。”
“其实一百首也不难。”苏轼好奇看着杜若道:“我是震惊,你居然作了这么多曲子?真的都是你作的?”
不等杜若回答,苏小妹伸手抓住杜若胳膊,骄傲对苏轼道:“当然都是杜若哥哥自己作的曲,他才不屑用旧曲呢。杜若哥哥,我帮你写,两百首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