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我成了亲姐姐的对照组 第135节(第3 / 4页)
难道真的是因着王锦言没能顺利在府城拜师,而今的学问落了太多,所以才彻底掉了队?
想到这里,于书楷不免就想到自家老师的身上了。
王锦言当初一心想要拜师大儒的事情,于书楷是有所听闻的。不过于书楷一直都没放在心上,也没打算干预。如若王锦言真有那个本事,能让大儒收为学生,于书楷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只不过,王锦言确实没能成功拜师。不管是他的老师还是李君懿的老师,似乎都不是很认可王锦言。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王锦言才大受打击,进而失落在家,不再奋起读书?
于大娘和于书楷都没拦着于老汉的举动,反而很是支持。正是因着皇城对他们而言很是陌生,他们才需要到处摸索。不过而今并不着急,有的是时间让他们渐渐适应。
像于老汉愿意主动到处走动和熟悉,于大娘和于书楷自然很是乐见。等着日后有机会了,于家人都能出去逛逛,也是好事一桩。
“等我休了假,我也可带着娘子和小福禄他们在皇城多转转。”夜里,于书楷拉着许小芽的手,语气温和的说道。
“好啊,我等夫君有时间了,咱们就出门去玩。”许小芽不假思索的回道。
“嗯。”听着许小芽软软的腔调,于书楷就笑了。
将小福禄交给大儒,于书楷当然很放心。不过以大儒的学问,教小福禄委实有些大材小用。是以将小福禄送过去的时候,于书楷特意找大儒谈了谈此事。
“老夫既然开了口,便是定下了此事,需要你在这里多嘴?”没好气的白了一眼于书楷,大儒的语气很是不客气,“你才刚入官场,都不忙的?没有公务要处理,还有同僚需要走动?”
听出大儒话语中的嫌弃,于书楷不禁苦笑:“老师,您愿意帮学生,学生自然感恩在心。可小福禄到底还小,以他而今这点学问,实在不够格送到您面前来……”
“谁说的?小福禄的学问怎么了?他小小年纪就能有这般水平,不比你当初好多了?老夫敢打包票,你在他这个年纪,只怕还差得远呢!”于书楷当初的底子可不牢靠,大儒最是清楚不过了。
“老师,学生幼时顽劣,没能打好基础。不像小福禄,他性子比学生幼时沉稳,学问也更加的扎实,故而……”拿自己幼时跟现下的小福禄比,于书楷确实自认不敌,当即点点头,承认道。
说来于书楷曾经听李君懿说过,很羡慕于家的安宁和乐。早先于书楷是没有太多感觉的。但是伴随着李家一桩接一桩的事情发生,于书楷不得不承认,他们于家确实很好。
他何其有幸,竟然能娶回来许小芽这般好的娘子。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想到许小芽,他就心下暖暖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倒是应该感激王锦言和许如心当初的算计才对。只不过相形之下,王锦言和许如心却是希望落空,处境尴尬了。
王锦言的学问,于书楷是知晓的。不过于书楷没有料到,王锦言竟然在会试落了榜。
照理来说,以王锦言的水平,哪怕会试一朝考的不好,顶多也就是名次不怎么靠前,不至于落榜才对。没成想,王锦言这一摔,竟然会摔得这么狠。
“既然知道自己不如小福禄,还多言什么?”大儒的性子向来就是这样。他认定的事情,轻易更改不了,也不会随便任由其他人左右。
于书楷到底还是被大儒一副笃定的语气给说服了。行吧,既然大儒已经有了决定,虽然觉得很是不好意思,于书楷还是将小福禄留在了大儒这里。
有了大儒负责小福禄的学问,于家现下最大的问题立马就迎刃而解。尽管对皇城依然陌生,于家人却都因此安了心。
随后,于大娘和许小芽便自自在在的留在家里带龙凤胎。于老汉则是开始慢慢顺着自家府宅的附近,开始往外逛了。
按着于老汉的话来说就是,他先熟悉走边的环境,晚些时候就能带着龙凤胎出门去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