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孝子(第2 / 4页)
官僚体系的崩塌,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地方家族继续做大。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世家大族了,而是多如牛毛的地主豪绅,乃至寺庙势力,乱七八糟的,把持了地方郡县。
发展到了这一步,老百姓的压力何至于昔日十倍!
就算是高丽百姓忍耐能力强,却也是受不了了,更多的起义,更多的乱局……长时间的动乱,高丽国脆弱的家底已经所剩无几。
为了继续打仗,双方不得不买卖俘虏,妇女……韦氏一次性就买了五百个年轻女子,可见人口贸易规模之大。
伴随着郑知常的死,高丽所有世家集体反扑,将变法的力量压下去了。
只不过各大世家一时推选不出领袖,也没法压制局面,重新归于统一……这样一来,遭受残酷压榨的老百姓再度行动起来,他们高举郑知常的旗号,尊起为“郑父”。
开始向世家发起挑战,希望挽回郑知常的变法。
对于高丽这么个小国家来说,真的不能指望太多。老百姓的反扑,很快遭到了世家的联合压制,又被打压下去。一轮更残忍的报复不出意外到来了。
他们甚至规定不许提郑知常的名字,把郑氏家族一扫而光,而且还把郑知常效仿大宋,创立的邸报废掉了,任何看邸报的,都要下大狱。
折腾到了这一步,高丽内部也已经无可奈何,再打下去,那就不是亡国,而是灭种了。
经过了一番往来交涉,以郑仲夫和李义方为首的两个人,拥立只有七岁的王皓为国主。
这个王皓的身世相当悲惨,当初金国杀入高丽,郑知常等逃亡大宋,朝鲜王室土崩瓦解,他的母妃还没生产,挺着大肚子,逃回了娘家躲避,五个月后,生下了王皓。
七年之间,不光是战战兢兢那么简单,因为害怕泄露身份,甚至是按照女孩来养,穿着花裙子,梳着女孩的发髻……就这么个小娃娃,他能干什么?
不管是高丽的,就连大宋的也不行。
他们还规定读书只许读原来的儒家经典,自靖康以来的玩意,都不准存在于高丽……
这一番折腾下来,不说百姓损失多少,光是高丽的读书人,就有三分之一以上,被迫出逃,其中大部分逃到了大宋,还有一部分逃到了倭国。
反正高丽已经不能呆了。
随着读书人的锐减,高丽的世家又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没有足够的读书人治理地方……原本效仿中原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