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5 / 5页)
真正的男子汉,要把童子之身留到新婚之夜!
马遥虽十五六岁了,却对风月之事不太感兴趣,闻言自然忙不迭的点头。他已经完全被盛景意和寇承平说服了,整个心都跑到了要怎么在金陵采风这件事上,哪里有心思听马父那些苦口婆心的叮嘱。
马父见他这模样,免不了又追问了一番,问他怎么突然想留在金陵。
马遥就把盛景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和“金陵乃是六朝古都”那套说法给马父讲了。
马父捋着胡子咀嚼着这些话,越想越觉得精妙。别说他儿子了,连他听了都想在金陵住下!
寇老爷子和马父的目光马上集中到马遥怀里抱着的画卷上。
马遥虽有些心疼,却还是乖乖走到他们面前把几份草稿在桌上摊开。
也不知盛景意是不是有意为之,每幅草稿的完成度都不一样,逐一展开来看正好能展现完整的绘制过程。
他们好奇的新技法,就在这几张草稿纸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门外看自然看不太懂,可在场的除了寇承平都不是门外汉,他们很快沉浸在对新画法的揣摩与理解之中。
外头都说寇家小子不学无术,可光凭他与他那好友能说出这样的话,他们就绝非传言说的那么不堪!
马父又问:“你说你去了金玉楼,金玉楼的烤鸭好吃吗?”
马遥没反应过来,呆呆地摇了摇头,说道:“孩儿没去吃,只在外面看了看。不过寇九哥和他朋友都是金玉楼的东家,今儿我在九哥朋友家吃了顿饭,确实是极好吃的,想来金玉楼的饭菜也不会差。”
马父点点头。
他们画人画物画花草,大多在意不在形,重视的是整幅画的意蕴,不会特意追求写实,完全写实的画法,他们大多觉得太匠气,瞧着不够灵动。
不过这幅《江上赶鸭图》不同,它不仅画得栩栩如生,构图还十分精巧,瞧着趣味十足,饶是他们再怎么挑剔,也只能从运笔与填色的部分细节之中看得出些许匠气。
寇承平在旁边耐心地等他们品鉴完,趁热打铁地替马遥提出到金陵小住的事。
马父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向来有自己的主意,见儿子一脸期盼地看着自己,只稍稍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下来。
只不过在回到客院后,马父马上对儿子耳提面命,让他留在金陵时不能胡来,不能跟着寇承平去那些风月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