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 / 4页)
盛景意回忆了一下谢家的装饰,亲自画了张图纸给座钟定制了个独特又精巧的外壳。
盛娘她们抽空到别庄与盛景意小聚了一日。
她们目前还不能跟去临京,所以聚在一起齐齐给盛景意洗手作羹汤,一人为她准备了一道菜。吃过饭后,从盛娘到玲珑都提前给盛景意送了及笄礼物。
盛景意高兴地挨个抱抱蹭蹭。
她很希望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什么都不用去想,可是她也知道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责任,所以没有人会一辈子绕着自己打转,她们能多多地见面、多多地相聚,那便是老天的恩赐!
盛景意在金陵逗留了几日,为二老等来了一样特别的礼物:座钟。
盛景意得知寇承平拉了当年那位韩大将军的儿子入股,对寇承平十分赞赏。
韩思古到“小西湖”那边走了一圈,这地方现在成了每个月墟日的集市,可供百姓在这里做些小本买卖。今年上元县的商税薅得够多了,李县令还给这些在墟日做小买卖的百姓免了一定额度的税钱,鼓励他们多赚多花,好带动本县经济!
别看他年纪不小了,新理念接受得还是挺快的,自从发出这个小额免税的号召,县衙的税收比没免时还多了不少!
毕竟,很多小买卖他们本来就收不了税,现在他们县衙出的这个鼓励政策并不影响本来的税收,反而让原本不敢出来做小买卖的人也敢于挑着担子来“赶墟”。
至于会不会影响农事,算下来一个月就那么三天墟日,能影响到哪里去?
要把那么大一个水运浑象仪压缩成手表大小不容易,座钟还是可以的。寇承平拿了图纸便叫人加班加点赶了三个样品出来。
由于所有零件都得手工制作,所以期间光因为零件硬度、精度、材质等等问题就失败了无数次,组装时又返工了好几回,全靠钟表师傅们反复摸索尝试才终于凑出三座能走起来的座钟。
事实上盛景意都没想到自己能赶上。
她觉得这估计得益于寇家手里有金陵城手最巧的匠人和金陵城最雄厚的财力。
换成普通人的话,别说一两个月了,就是给他们一两年都不见得能看到座钟的影子!
韩思古到上元县这日正好是墟日,好生赶了场热闹。
到韩思古要走的时候,盛景意也回了趟金陵。她的生辰在十二月,今年她马上要满十五岁了,得行及笄礼。
平日里盛景意都留在金陵,谢谨行和她商量着及笄礼回临京办,算是顺便回去见见二老。
盛景意对生辰不甚看重,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自然也没觉得及笄礼有多重要。听谢谨行讲了一长串要做的准备,她才发现自己鲜少关注这方面的事。
眼下虽是十一月上旬,回去前却得给家中长辈与兄弟姐妹得备些礼,路上也要耽搁些时间,所以盛景意只能揣着老师给的书单暂时别过穆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