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第115节(第5 / 5页)
虽然是一天,但这是进步啊。
梁平啧啧:“还真有点天分啊。”
陆北旌:“她想得少,思想其实比较简单,这样的人都容易入戏。”
梁平:“你就是想说她傻嘛。我觉得这叫单纯!”
梁平其实也知道,演的最好的那一批演员都是头脑简单之辈。说白了,人的精力花在哪里,优势就在哪里。一个人如果在某一方面非常擅长,他肯定在别的地方就会有所欠缺。
吓出来的情绪不连贯,演员自己没记住就不可能演出深度,更别提什么递进啊反转啊等等,观众看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有印象。就一两个小时的电影,内容简单,观众的脑子也都很简单,他们中间再走个神,玩个手机,上个厕所,回来早就忘了刚才看的是什么了。
除非情节很惊采,演员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柳苇的角色出场少,台词不多,情节推进全在陆北旌这里,她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不让观众忘了她,那连贯的情绪表达就是很有帮助的了。
梁平把硬盘里的内容拉快进看了一遍——他快进的全是陆北旌的内容,重点只看柳苇。
陆北旌在旁边赏了他一个脑瓜蹦。
一天就24小时,人的精力就那么点,青春就那么长,再天才也不可能样样都行,会演戏又会生活,既是演技咖又是人精子?这就太难为人了。
不是说没有这样的,但非常少。
所以偶尔出名的演员使点心眼,被社会大众发现,大众们都会在吃瓜之余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人脑子不太好的样子”
梁平:“哎呀,老大,你的表演我怎么会信不过呢,我那是放心你啊——思思这回入戏很快啊。”
做为上一部戏还手把手的教柳苇演戏的梁导当然马上看出这一部戏她入戏的速度比上一回快得多,上一回总是要给她好几天的时间来入戏,旁边还要有陆北旌带着,情绪也必须有陆北旌来引导才行。
那时她至少花了三个月,把广西的戏拍完了,回北京进棚拍的时候才真正入戏。
她前三个月在二组拍的戏全是一镜一镜磨出来的,根本不是她自己想的,功劳全在梁平和陆北旌身上。
跟这一回一比,堪比一秒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