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白教堂的贵夫人21(第4 / 6页)
推荐小说:
这确实很麻烦。
连环杀人犯曾经在二十世纪末期泛滥,其中繁杂的社会原因略过不提,客观上还是因为刑侦破案的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抓不住他们。
她非常清楚,几乎所有的连环杀人犯在最初几起案件中都有行为升级完善的过程。
“升级完善?”
托马斯显然不明白伯莎的用词:“夫人你是指?”
伯莎冷冷笑出声音,不知道是在嘲讽自己,还是在嫌恶凶手。
“再熟练的屠夫也有新手时期,第一次屠宰羔羊,手法不够熟练,把场面弄得过分难看也算是情有可原。但一回生二回熟,之后该割哪儿、走什么程序,自然是固定下来了。”
“麻烦?”
“凶手的行为在升级完善。”
伯莎最怕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假设这名受害人和玛莎·加里森死于同一名凶手,那么两次命案下来,杀人犯的作案手法已经出现了固定模式。
他倾向于割喉杀人,且对待受害者有如对待牲畜般粗暴。第一次连捅三十九刀似是泄愤,而第二次他的“发泄”方式则有条理的多。
托马斯:“……”
看着伯莎暗金色双眼里的冷光,托马斯打了个寒战。
这就害怕了?伯莎话还没说完呢。
她还没说的是,连环杀手的杀人动机、模式和目标都是固定的,当凶手熟练掌握了行动方式后,他还会继续挥动屠刀。
今后如果再出现受害人,其身份肯定依然是妓女。
另外他选择开膛破肚,一刀解决问题,且同样用到了解剖知识,无疑更接近于最开始对他的侧写内容。
这让伯莎开始担心起来,之后恐怕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受害者。
——是的,她怕这是一名连环杀人犯。
维多利亚时代还没有连环杀手(serialkiller)这个概念,真正将这类杀人犯做出精准定义和科学分析,则要等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伯莎曾经是罪案记者,她自然对历史上著名的几个连环杀人案件有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