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218节(第2 / 5页)
滕宗谅品出陆辞话里隐藏的另一层意思,不由心头一动,抑制不住地兴奋起来。
“你那些想法……”滕宗谅含混道:“都已经同殿下说过了?”
陆辞道:“那倒还不曾。只给寇相公通了信。”
自年初起,寇准就在小太子的坚持下,重归副相之位,首相仍为李迪,末相则从丁谓变成了王钦若,而原本的末相丁谓现任枢密使。
滕宗谅满怀期待道:“相公如何说的?”
滕宗谅道:“……只怕他们会得理不饶人。”
即使信了,也多半要不依不饶,要么通过增更多兵、修更多寨作还击,要么派出使臣进行谴责、抗议,直至大宋妥协。
“这就奇怪了。”陆辞懒洋洋道:“我不过看营房破败不堪,又因军护民,民拥军,得富户筹资,才对营房进行修缮,所谓增加军户,也不过是散去别的州城征来的兵士,优先在本城人里进行招募而已,实际上增减的具体数字,整个秦州城中,只有你知我知;放在庙堂之中,也仅得议事堂中那寥寥数人;那敢问,辽国又是从何得知的?莫不是他们早怀不轨之心,埋下细作,对重要军机伺机进行刺探?”
滕宗谅听得一愣一愣:“他们大约也不必给出具体数目,只需说个大概——”
陆辞不慌不忙道:“那更不应该了。难道无凭无据地信口雌黄,就是一介大国该有的作风?如此张狂的横加勒索,除非朝中无一血性男儿,否则绝无可能连这也忍得。”
陆辞实话答道:“他还未回我。”
他还隐去没提的真相是,寇准对此虽十分赞同,但还顺嘴提起身体越发不好,殿下对他也十分思念,暗示催他回来……
陆辞便无比诚恳地写信去,劝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该养病时请个长假,实在撑不住就该退休。
就这么一封写满了他难得的大实话的信,好似将寇老西儿气得厉害,才半年不愿理他。
滕宗谅:“……”
陆辞意味深长道:“禁军不是当年的禁军,大辽……也不是当年的大辽了。”
谁不想抓紧时间休养生息,而若有机会,又有谁不想趁火打劫呢?
在两边都有小动作的时候,那越是理亏,就越要理直气壮。
若真的为了让卧榻之侧的强敌放心,就放任边境变成一块不堪一击的嫩豆腐,那才是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