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事业(第3 / 5页)
现在重点就两个,一个是蓟州平州幽州三州工场的建设。另外一个,则是沧州瀛州冀州三州木料仓的扩充。
总之。花钱如流水一般。
“对了,操之公。那个索尼,又发卖了一批货过来。不过这回他不要开元通宝了。要华润飞票。”
既然朝廷要干高句丽,而且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虽然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要干,但干之前让高句丽浑身难受,老张也是非常乐意的事情。
于是但凡高句丽那边过来的商队,以物易物的次数越来越少,越来越讲究实用大唐的货币。
言罢,老张撕了一只鸡翅膀给王万岁,“启年,若是得空,便自己在沧州置办些许露田。过些日子,洛阳郑氏也要在这里开办鹅厂,农庄若是做起来,赚头不小。”
打高句丽,当然赚头不小了。
而且按照贞观五年之后的五年计划,河北道振兴那是必须的,只要人口上来,重现北齐前隋风光,根本不是问题。
再一个,洛阳如今官面上并没有给陪都的名头,不过大家都这么叫,谁都知道洛阳很重要。
去长安中转的货物,都要在洛阳停一停,加上多年古都,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更是利于行商。只是商人地位低,着实没什么影响力去改造城市。
至于高句丽自己铸的那些狗屁玩意儿,一律不承认。
高句丽人想法设法搞了点开元通宝,然而大唐许多地区。都是钱荒的。河北道尤其钱荒突出,谁叫大唐缺铜少铁又爱储蓄呢?
这就让人纠结了不是?
人民群众的思想是活跃的,人民群众的潜力是无穷的。有一天从长安来的靺鞨土鳖告诉另外一些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在唐朝,人家买东西用张纸就行了。
当然索尼没搞明白很多问题,不过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尝试了一下。
“坦叔早就和我说过,已经卖了田。”
王万岁笑嘻嘻地看着张德,“操之公,之前运到苏州的新罗婢,好卖的很,诸多富贵人家,皆买来用作奴婢。听话不说,甚是可人。有个老翁,年逾七十,竟还能老而弥坚,更是让人交口称赞。”
“……”
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算了,不管了,这种事情不是老子能管的。